[发明专利]导管用管以及含该导管用管的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0369.7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0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大原一将;御林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钟化 |
主分类号: | A61L31/00 | 分类号: | A61L31/00;A61M25/00;C08L53/00;C08L7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平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管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皮留置于体内的导管用管以及使用该导管用管的导管。
背景技术
在经皮留置于体内的导管中,例如中央静脉留置导管用于高卡路里输液 等给药,多通过穿刺法(スル—法)插入血管内。即,用针穿刺插入部位,将 中央静脉导管从该部位插入直至心脏附近的称作中央静脉的上腔静脉,导管 前端到达其目的部位后,由体外的导管基端部给与高卡路里输液(专利文献 1、2)。
专利文献1:特开2002-178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昭63-712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易于插入体内(血管内),上述现有导管(中央静脉留置导管)由例如 聚氨基甲酸酯或聚硅氧烷(シリコ—ン)制成,由于其软质性以及橡胶弹性, 导管前端顺着体内(血管内)插入,留置在目的部位(上腔静脉)的位置上。但 这种导管(中央静脉留置导管)根据形成材料不同存在很多需要改善的问题。 例如,用聚氨基甲酸酯制的导管,由于聚氨基甲酸酯树脂材料具有的刚性, 在插入的时侯,因导管前端卡住而将其勉强压入时,前端发生明显弯曲,有 时引起血管壁等穿孔。此外,聚硅氧烷制导管由于聚硅氧烷树脂材料具有的 软质性和橡胶弹性,有时不能顺利插入,甚至有时会在血管内发生迷行。而 且,评价导管是否恰当的留置于体内仅能在留置操作后用X射线照相确认, 还存在下述问题,留置不当时,不仅重新进行该留置操作是很麻烦的,而且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负担。进一步还存在下述问题,聚氨基甲酸酯类管或聚硅 氧烷类管等由于在导管内以及周边形成血栓,不能发挥治疗效果。此外,还 存在操作或制造时导管间的粘附、导管包装时等在包装容器上的粘附等操作 上(以下称为操作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体内插入性、抗血栓性以及 操作性良好的导管用管以及使用该管的导管。
本发明的目的特别在于提供通过改变使用的材料配比可调整任意硬度 的导管用管以及使用该管的导管。
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就是说,本发明主要为:
(1)一种导管用管,其由树脂组合物制成,所述树脂组合物含有异丁烯 类嵌段共聚物(A)和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B)作为树脂成分,所述异丁 烯类嵌段共聚物(A)含有以异丁烯为主成分的聚合物嵌段(a)、以及以与异丁 烯不同(異種)的单体为主成分的聚合物嵌段(b)。
(2)上述(1)所述的导管用管,其中,作为上述聚合物嵌段(b)的主成分的 单体为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
(3)上述(1)或(2)所述的导管用管,其中,异丁烯类嵌段共聚物(A)中的聚 合物嵌段(b)的重量比为5~60重量%。
(4)上述(2)或(3)所述的导管用管,其中,上述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为苯 乙烯。
(5)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用管,其中,上述异丁烯类嵌段共聚 物(A)的数均分子量为30000~500000。
(6)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用管,其中,上述热塑性聚氨基甲 酸酯类树脂(B)具有醚键。
(7)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用管,其中,异丁烯类嵌段共聚物(A) 和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B)的比例以重量比计为(A)/(B)=1/99~99/1。
(8)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用管,其中,异丁烯类嵌段共聚物(A) 和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B)的比例以重量比计为(A)/(B)=1/99~50/50。
(9)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用管,其室温时的压缩应力为 0.1~0.4MPa。
(10)一种导管,其使用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导管用管。
发明的效果
通过改变异丁烯类嵌段共聚物(A)和热塑性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B)的 配比,可以任意调整本发明导管用管的硬度,不仅可以得到各种插入性的导 管,而且可以得到插入性、操作性以及抗血栓性良好的导管。即,通过使用 本发明的特定树脂组合物,可以获得在现有聚硅氧烷制或聚氨基甲酸酯制导 管的插入性、抗血栓性、操作性问题上得到改善的导管用管。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用实施例中得到的管制作的导管的概略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钟化,未经株式会社钟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03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注射装置的附属装置
- 下一篇:新型食疗粥及其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