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儿童泡罩包装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1619.9 | 申请日: | 200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6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P·H·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幕尔杜邦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28 | 分类号: | B32B3/28;B32B27/12;B65D75/34;B65D75/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毅斌;范 赤 |
地址: | 美国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儿童 包装 | ||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改进的防儿童泡罩包装。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包括盖封组件的泡罩包装,所述盖封组件包括至少一层熔纺长丝非织造片非织造层。
2.相关技术描述
泡罩包装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可作为药物和其它物质的包装。泡罩包装包括其中具有至少一个形成腔(在密封至盖封组件或顶部网组件之前将药物或其它被包装物质置于其中)的泡组件。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泡组件包括软性回火的铝箔、硬性回火的铝箔、多层可冷成型的箔以及热成型膜。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盖封组件包括膜、各种膜的组合、纸和/或箔。盖封组件一般具有在泡罩包装生产过程中用于将盖封组件热封至泡组件上的、施用于其一个侧面上的热封层。当用于包装药物和其它氧敏和/或湿敏的物质时,为了确保被包装物质具有合理的贮存期限,泡罩包装应拥有足够的屏障性能。当用于包装药物或其它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的物质时,泡罩包装也应该是防儿童的,以便儿童无法打开包装、咬穿或导致被包装药物或其它物质裸露的其它损坏包装的行为。与此同时,通常还要求成人无需太多的努力即可开启泡罩包装。
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泡罩包装的实例包括剥开(peel-open)、撕开(tear-open)、推穿(push-through)和剥离-推穿(peel off-push through)包装。在剥开的包装方式中,将盖封组件从泡组件中剥离后露出被包装的物质。在撕开的包装方式中,盖封组件和泡组件含有从包装的边缘沿着腔的方向延伸的缺口或孔眼。缺口可做在包装的外边缘上,或者对于包含被各孔眼所隔离的多个泡罩的包装而言,优选缺口包含在包装的内部,以便当将在孔眼处的单独泡罩从包装的其它泡罩中分离出去时,在被分离泡罩中的缺口位于其外露边缘上。然后在缺口处撕开包装,撕裂口扩展直至包装的内容物能够被取出为止。在推穿的包装方式中,通过将指压力施加于泡罩腔的外部使被包装的物质推穿的盖封组件。在剥离-推穿的包装方式中,盖封组件为多层的层压材料,通常包括通过中间粘结层粘合至膜层(如聚酯膜)上的外部纸层,膜层也通过可剥离的粘结层粘合至位于粘合至纸层的膜反面上的箔层。箔层通常涂覆有热封层,或者该热封层施用于与膜相对的箔面上,当热封至泡组件时提供不可撕裂的密封。为了开启包装,剥开膜层与箔层之间的盖封,而箔层连接在泡组件上。剥离组合的纸和膜盖封层之后,将被包装的物质推穿仍连接在泡组件上的盖封层。在剥离期间可剥离的粘结层一般保持粘合在膜层上,以便剥离后只有箔层保持与泡组件连接。剥离-推穿泡罩包装方式的实例见述于Brunda的美国专利号3,899,080中。泡罩包装包括通过可剥离的粘结层粘附于可裂开的层如纸层、所选塑料层或金属箔层的可剥离外层,例如膜层、纸板层或纸层。
在生产泡罩包装材料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是需要制造出一种能够防儿童,同时成人开启时又无需太多困难的包装。本领域已知的一些防儿童泡罩包装包括各种剥开的包装,这种包装包含通过可剥离密封胶粘附于塑料泡组件上的层压纸-膜盖封组件。采用包含上述多层盖封材料的剥离-推穿包装也能获得其它防儿童的特性。目前剥离-推穿包装的一个缺陷是用于盖封的纸-膜-箔层压材料一般并非在一片上整齐地剥离,而通常在孔眼处撕裂,使得很难开始另一次剥离。一些纸-膜层压材料和纸-膜-箔层压材料的抗刺穿性能也很差,可被儿童嚼穿。在盖封组件中使用纸-膜层压材料或纸-膜-箔层压材料的另一个缺陷是被密封在泡罩内水分这一司空见惯的问题,即在热封工艺中所用的高温下残存在纸内的水分形成了水蒸汽。
Poore在英国专利GB 2151581中描述了据称可防儿童的推穿带状包装材料,材料包括各包装成分密封于其间的第一和第二平面片材。两个平面片材皆不含预制的泡罩,而是通过伸展每一块密封在一起的片材为包装成分提供所需的空间。第一块片是纸或箔与抗撕双轴取向塑料材料连同粘结层(优选为可热封的粘结层)的层压材料。第二块片优选具有至少约70N的推穿力,并包含纸或金属箔以及塑料层或其它能提供粘合性能(优选为可热封粘合)的材料层的层压材料。包装允许通过施用指压力使各包装成分经第二块片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幕尔杜邦公司,未经纳幕尔杜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16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