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暖散热器,尤其是管型散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1984.X | 申请日: | 200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66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哈拉尔德·丰法拉;安德里亚·施利策;达尼洛·琴奇;维罗妮卡·格布里奇;蒂洛·维德金;迪特尔·舍林古莫尔;安德里亚·居特曼;切斯特米尔·诺沃撒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尔美有限公司;阿波尼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12 | 分类号: | F24H9/12;F28D1/053;F28F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史敬久 |
地址: | 德国普***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暖 散热器 尤其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暖散热器,尤其是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特征的管型散热器。
背景技术
管型散热器一般由多个散热件层组成,所述散热件呈散热管形式,所述散热件在端部通过联箱(Sammelkammer)按照机械方式和流体工程方式相连接。此时在这样的管型散热器中,一般以单层方式前后排齐的散热管连同对应的分联箱在内地构成供暖散热器单片(),它们通过呈套筒状的连接区与各自相邻的供暖散热器单片相连接。通过这种方式,管型散热器本身能以简单方式按照不同宽度来制造。进流接口和回流接口一般设置在外侧的供暖散热器单片的外表面上。此时,进流接口和回流接口可以分上下设置在供暖散热器的同侧,或者分别在上或在下设置于相对两侧。
此外,各供暖散热器单片的套筒状连接区一般具有缺口,因此,各供暖散热器单片或者说引导供暖介质的分联箱和散热管按照流体工程方式相连。
在这里,术语“按照流体工程方式相连”以下将被理解为是与单纯的机械连接是不同的,在此只是要借此明确表述:供暖介质通过流体工程连接通路与相邻的供暖介质相连,但不一定必然发生经由相关的流体工程连接通路的流通。
在普通的管型散热器中,经由多个散热管层的流通一般总是在同一方向上完成,例如在散热管竖立时从上向下或从下向上流过,视进流接口和回流接口的布置形式而定。
不过,事实证明以下措施是有利的,如果朝向房间的供暖散热器正面在一定散热功率下具有高于其朝向外墙壁的背面的温度,则供暖散热器产生较高的舒适性,并且散发至装有供暖散热器的外墙壁的热损失较小。
此原理例如由EP 0 890 800 B1公开,该文献涉及单排或多排的供暖散热器,其具有至少两个不同配置的部分,其中指向房间内部的散热器部分以散热板形式构成。进流接口在朝向房间的散热板的一面上或是安装在高位,或是安装在低位。所输入的供暖介质先流过前侧散热板,然后流过布置在其后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的散热器部分。前侧散热板和布置在其后的一个或多个散热器部分只通过一个连管在供暖散热器的与进流接口相对的那侧相连接。
通过这种方式做到了供暖介质首先流过指向房间的散热板,因而这些散热板具有高于其它散热器部分的温度和辐射量。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供暖散热器,尤其是提供一种管型散热器,所述供暖散热器具有至少两个散热件层,所述至少两个散热件层在其正面或在正面和背面产生比在其散热件内层更高的辐射功率并且通过简单而低成本的构造完成上述任务。
本发明源于以下认识,EP 0 890 800 B1所述的、在至少在正面有散热板和布置在散热板后的其它散热器部分的供暖散热器中产生高辐射功率的原理可以被转用到具有至少两个散热件层的管型散热器或类似构造的供暖散热器上,其中每个散热件层也包括至少两个并排的散热件。依据本发明,供暖散热器具有进流机构,在有两个散热件层时,进流机构将供暖介质从进流接口送至两个散热件层之一内(进流层),或者在有至少三层散热件时,送至最外侧的一层或两层(进流层)内。在这里,供暖散热器是如此构成且至少两个散热件层的散热件是如此在其端部按照流体工程方式相连的,即,使得供暖介质只在流过所述一个或两个进流层的散热件之后才流过其余层(回流层)的散热件并且被送至回流接口。
在设有唯一进流层的情况下,供暖散热器安装在外墙壁上所带来的上述优点就可以使设置两个进流层在以下条件下带来更高的舒适性:一个供暖散热器如此布置在房间内或两个房间之间,即向两侧(正面和背面)散发的辐射功率是符合期望的。
根据本发明,所述至少两个散热件层中的散热件可以在端部如此连接,流过所述一个或两个进流层的散热件的供暖介质的至少一部分随后反向流过其余一层或多层的散热件。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进流机构如此构成,即,来自进流接口的供暖介质(进流)被送给相关进流层的每个散热件。这样就得到以下优点,相关进流层的所有散热件具有均匀一致的高温。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回流层的散热件在其一端部可以通过第一联箱按照流体工程方式相连,其中,该回流接口与第一联箱相连,而进流层的散热件在同一端部通过第二联箱相连,在此该进流接口与第二联箱相连。如果两个进流层必须通过第二联箱进流,则第二联箱可以相应地分成两个部分。不过,最好这两个部分按照流体工程方式相连,从而唯一的进流接口就足以用于进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尔美有限公司;阿波尼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凯尔美有限公司;阿波尼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19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