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来回收能量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2631.1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9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E·赖卡莫 | 申请(专利权)人: | 芬恩埃斯科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16 | 分类号: | F03B13/16;F03D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德强 |
地址: | 芬兰*** | 国省代码: | 芬兰;FI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来 回收 能量 设备 | ||
1.一种用来回收能量的回收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浮筒(102),
至少一个动力传递部件(104);及
至少一个致动器(106);并且
在回收单元(100)中的动力传递部件(104)布置成将在浮筒(102)与致动器(106)之间的相互运动传递到致动器(106);和
在回收单元(100)中的致动器(106)布置成回收在浮筒(102)与致动器(106)之间的相互运动;
致动器(106)被布置在浮筒(102)的壳体(108)内;并且
在浮筒(102)的壳体(108)与在浮筒(102)内的致动器(106)之间产生相互运动,动力传递部件(104)布置成将所述运动传递到致动器(106),该致动器(106)布置成回收该运动,
浮筒(102)布置成相对于控制表面(112)运动,使得在浮筒(102)的壳体(108)与致动器(106)之间产生相互运动,并且
控制表面(112)布置成使浮筒(102)返回到其初始位置;
其特征在于,
动力传递部件(104)布置在浮筒(102)的壳体(108)内;并且
致动器(106)和动力传递部件(104)布置成在壳体(108)的周边方向上沿在浮筒(102)内布置的相对表面(130)自由地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致动器(106)是布置成将在浮筒(102)与致动器(106)之间的运动转换成单向旋转运动的运动转换器(142)。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回收单元(100)设有至少一个能量转换器,该能量转换器布置成接收来自致动器(106)的运动并且将动能转换成另一种能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浮筒(102)的横截面大体是圆形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浮筒(102)是纵向、大体圆柱形物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回收单元(100)与至少另一个回收单元(100)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回收单元(100)与至少一个其它回收单元(100)串联连接以形成能量回收防波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
回收单元(100)被连接到风力发电机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动力传递部件(104)包括齿轮系统(200),该齿轮系统(200)布置成对于在浮筒壳体(108)与致动器(106)之间的运动而产生至少两个不同的传动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回收单元,其特征在于,回收单元布置在筏(24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芬恩埃斯科恩有限公司,未经芬恩埃斯科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26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交频分多址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棒材顺序装入机加工中心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