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打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2731.4 | 申请日: | 200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2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真树;井上裕介;竹田裕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29C73/24 | 分类号: | B29C73/24;B29C73/02;B60S5/04;B29L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打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用于密封被刺穿(puncture)了的充气轮胎的密封剂注入到充气轮胎内,并且向充气轮胎内供给压缩空气来使充气轮胎的内压升高的密封打气(sealing pump-up)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推广一种密封打气装置,该密封打气装置在充气轮胎(以下简称为“轮胎”)被刺穿时,无需更换轮胎和车轮,而使用密封剂来修补轮胎并对轮胎进行打气使其内压升高到规定的指定压力。作为该种密封打气装置,已知有例如日本特开2005-199618号中记载的装置。
日本特开2005-199618号中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包括液剂容器和单元主体,该液剂容器可更换地收纳收纳部,该收纳部收容穿孔密封剂且其取出口被可穿破的盖部密封;该单元主体包括具有筒状的主体部的外壳(housing)和以可移动的方式配置在主体部内的活塞状的切换件(推压工具)。在外壳的主体部上设置有与压缩空气源相连通的流入口(空气供给口)和与轮胎相连通的排出口。另外,推压工具可在主体部内从离开盖部的位置(后退位置)移动到由前端破裂部使盖部破裂的位置(破裂位置)。
在日本特开2005-199618号中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中,当推压工具处于后退位置时,通过形成于推压工具上的主连通路而使流入口与排出口相连通,从而将自压缩空气源供给到主体部内的压缩空气向轮胎内供给。
另外,日本特开2005-199618号中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中,当推压工具位于破裂位置时,通过推压工具的主连通路将从压缩空气源供给到主体部内的压缩空气向液剂容器内供给。由此,在形成于液剂容器内的积存空气的静压作用下,将密封剂从取出口挤出,该密封剂通过形成于主体部内的主体部内周面与推压工具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排出口向轮胎内供给。
另外,日本特开2005-199618号中所述的密封打气装置中,液剂容器构成为用于使推压工具工作的操作部,在推压工具位于后退位置的状态下,使用者向下方推压液剂容器,从而推压工具因该推压力而相对于液剂容器向上方相对移动而到达破裂位置。
但是,在上述那样的密封打气装置中,若外壳的内周面与推压工具的外周面之间产生间隙,则从在外壳内周面上开口的空气供给口供给来的压缩空气可能会通过该间隙向液剂容器内泄漏出,或者密封剂可能会通过该间隙从液剂容器内向单元主体的外部泄漏出。为了防止这样的问题,在上述那样的密封打气装置中,通过在推压工具的外周面的前端侧形成沿周向延伸的槽部,在该槽部内安装橡胶制的O型密封圈,使该O型密封圈在推压工具外周面与外壳内周面之间呈压缩状态,从而对外壳的内周面与推压工具的外周面之间进行密封。
但是,如上所述,若在形成于推压工具外周面上的槽部内安装O型密封圈,则在使推压工具从后退位置向破断位置移动时,在推压工具的移动中途O型密封圈会通过在外壳的内周面上开口的空气供给口的内周侧。此时,O型密封圈卡在外壳的内周面上的空气供给口的周缘部(边缘部),O型密封圈会产生破裂等损伤。若O型密封圈破损,则从空气供给口供给来的压缩空气向液剂容器内泄漏出,因此,压缩空气成为紊流而以气 泡形式混合在液剂容器内的密封剂中,混合了该气泡的密封剂通过轮胎气门嘴向轮胎内供给,因此,在流路截面积较小的轮胎气门嘴内容易发生密封剂堵塞,且密封剂会从液剂容器内向单元主体的外部泄漏出,因此,通过排出口从液剂容器向轮胎供给的密封剂的供给不稳定。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打气装置,其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推压工具在工具插入孔内移动时,安装于推压工具外周面上的O型密封圈卡在开设于工具插入孔内周面上的空气供给口而发生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27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痕线形成带的端部倒角加工装置
- 下一篇:预防性维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