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烃-丙烯酸酯-降冰片烯三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2743.7 | 申请日: | 200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2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丁柳英;全炳浩;申培根;李琪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LG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38 | 分类号: | C08F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 梅;黄丽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丙烯酸酯 冰片 三元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烯烃-丙烯酸酯-降冰片烯三元共聚物及制备该共聚物的方 法,具体而言,涉及烯烃-丙烯酸酯-降冰片烯三元共聚物和在金属氧化物或 路易斯酸存在下由烯烃、丙烯酸酯和降冰片烯单体的自由基聚合反应来制备 该共聚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常规技术中,已知采用金属配位化合物催化剂制备1-烯烃和乙烯基单 体的共聚物的方法。然而,由于金属对氧的高亲和性,该方法的缺点在于基 于过渡金属和基于镧系金属的金属配位化合物在第一形成阶段易于被极性乙 烯基单体的官能团(C=O)污染。尽管已经有报道说可以在较晚的形成阶段中 采用基于某些过渡金属的金属配位化合物催化剂制备丙烯酸烷基酯和1-烯烃 的共聚物,但是该共聚物仍含有大量的1-烯烃。
采用金属配位化合物催化剂制备的基于1-烯烃的共聚物仅含有少量的极 性基团从而使聚烯烃晶体留在共聚物中,这对于如透明膜的光学产品而言不 是所期望的。
另一方面,为克服采用金属配位化合物催化剂的聚合方法的缺点,即金 属配位化合物催化剂被极性基团中存在的氧污染并因此降低了金属配位化合 物催化剂的活性并且制得的聚合物中含有少量的极性基团,已经提出了可控 自由基聚合反应。当通过ATR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其为可控自由基聚 合方法中的代表性聚合方法)制备1-烯烃和极性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时,与 采用金属配位化合物催化剂进行的聚合方法相反,所述方法的极性乙烯基单 体的含量大于1-烯烃的含量。即,可以制备根据共聚反应的条件在一定程度 上控制其中1-烯烃含量的无规共聚物。但是,当通过ATRP法制备共聚物时, 需要花费长时间来获得高分子量并且制得1-烯烃含有很少的共聚物。
此外,通过ATRP法制备的l-烯烃-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在聚合物链 中含有少量的乙烯从而使该共聚物能够容易地破碎并因此降低了膜的性能。
由于基于1-烯烃-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具有高透明度和粘合性,所以可将该 聚合物用于光学产品。为此,其耐热性应该极佳从而不会由于当进行制备加 工和操作光学仪器时产生的热而发生变形。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改善如 耐热性的性能、另外含有新单体的三元共聚物。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任务为提供制备烯烃-丙烯酸酯-降冰片烯三元共聚物 的方法以解决常规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任务为提供通过所述方法制备的适用于光学膜的三元 共聚物。本发明的第三技术任务为提供一种包含所述三元共聚物的光学膜。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第一技术任务,本发明提供了在金属氧化物或路易斯酸存在下 通过自由基引发剂进行由烯烃、丙烯酸酯和降冰片烯组成的单体混合物的聚 合反应来制备烯烃-丙烯酸酯-降冰片烯三元共聚物的方法。
为了实现第二技术任务,本发明提供了烯烃-丙烯酸酯-降冰片烯三元共 聚物。
为了实现第三技术任务,本发明提供了包含烯烃-丙烯酸酯-降冰片烯三 元共聚物的光学膜。
现将详细描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烯烃-丙烯酸酯-降冰片烯三元共聚物。
用于本发明的烯烃-丙烯酸酯-降冰片烯三元共聚物的基于丙烯酸酯的单 体可为所有在与酯基的羰基共轭的碳原子间具有双键的化合物,即没有特别 限定它们的取代基。因此,所述基于丙烯酸酯的单体可包括如丙烯酸烷基酯 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丙烯酸酯衍生物以及丙烯酸酯的单体,并且能够使用 在本领域内使用的所有基于丙烯酸酯的单体。
例如,所述基于丙烯酸酯的单体可为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
在化学式1中,
R1、R2和R3分别独立为氢原子、取代的或未取代的C1~C30烃基或含 有杂原子的原子团(I);以及R4为氢原子或C1~C6烷基,特别是甲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化学株式会社,未经LG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2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量有机聚硅氧烷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精制嵌段共聚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