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性组合物、使用该聚合性组合物的树脂、光学部件及化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2765.3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2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光雄;宇杉真一;成濑洋;大辻淳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75/06 | 分类号: | C08G75/06;G02B1/04;C07F9/655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 组合 使用 树脂 光学 部件 化合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具有高折射率的透明树脂用原料单体有用的、分子内具有含S(硫)的环状结构、且含有P(磷)原子的聚合性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含有该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该聚合性组合物得到的树脂、含有该树脂的光学部件及该化合物。
背景技术
无机玻璃由于透明性优异、光学各向异性小等各种物性优异,在众多领域中用作透明性材料。但是,无机玻璃有重量大、易破损、成型加工得到制品时的生产率差等缺点,作为代替无机玻璃的原料,使用透明性有机高分子材料(光学用树脂)。作为由上述光学用树脂得到的光学部件,例如有视力矫正用眼镜透镜或数码相机等摄影设备用透镜等塑料透镜等,已被实际应用,并尝试普及。特别是在视力矫正用眼镜透镜的用途中,与无机玻璃制透镜相比,发挥轻质、难以破裂、能染色、富有时尚性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目前,作为用于眼镜透镜的光学用树脂,在加热下注塑聚合二甘醇双(烯丙基碳酸酯)得到的交联型树脂(通称为DAC树脂)被实际应用。交联型树脂由于具有透明性、耐热性良好、色差低的特点,在广泛使用的视力矫正用塑料眼镜透镜用途中被使用得最多。但是,由于折射率低(nd=1.50),所以塑料透镜的中心厚度或周边厚度(边缘厚)增大。因此,具有戴用感、时尚性差等问题。所以,人们要求能解决上述问题的高折射率的塑料透镜用树脂,并进行了开发。
在该潮流中,注塑聚合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和多硫醇化合物得到的含有硫原子的聚硫氨酯,实现了透明性、耐冲击性优异,高折射率(nd =1.6~1.7)且色差也较低等极其优异的特征。上述聚硫氨酯开始被用于厚度薄、轻质的高品质的视力矫正用塑料眼镜透镜的用途。
另一方面,在追求具有更高折射率的光学用树脂的潮流中,提出了聚合具有环硫基的化合物(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或具有硫杂环丁基的化合物(专利文献3)得到的透明性树脂或聚合含有Se等金属的化合物得到的树脂(专利文献4)等几个方案。但是,聚合具有环硫基的化合物得到的透明性树脂在机械物性方面存在问题。具有硫杂环丁基的化合物在聚合性方面存在问题。另外,聚合含有Se等金属的化合物得到的树脂在安全性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期待上述树脂进一步改良。另外,最近需要具有作为塑料透镜所需的诸特性(透明性、热特性、机械特性等)、且折射率(nd)超过1.7的更高折射率的光学用树脂,并进行了开发。在这样的环境下,新发现了含有金属的硫杂环丁烷化合物,并提出了折射率(nd)超过1.7的高折射率的光学用树脂(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特开平9-11097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11-322930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3-327583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11-140046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05-095490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具有塑料透镜等光学部件所需的诸特性(透明性、热特性、机械特性等)、且赋予折射率(nd)超过1.7的非常高的折射率的聚合性组合物。本发明还提供聚合该组合物得到的树脂、该树脂的制造方法及含有该树脂的光学部件、透镜及化合物。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潜心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内具有含S(硫)的环状结构、且含有P(磷)原子的化合物。
即,本发明如下:
一种聚合性组合物,含有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中,M表示P、P=O、或P=S,X1及X2分别独立地表示硫原子或氧原子,R1表示二价有机基团,m表示0或1以上的整数,n表示1以上3以下的整数,p及q表示(1、0)或(0、1),Y表示无机或有机残基。];
如[1]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中,通式(1)如下述通式(2)所示。
[式中,M表示P、P=O、或P=S,X1及X2分别独立地表示硫原子或氧原子,R1表示二价有机基团,m表示0或1以上的整数,n表示1以上3以下的整数,Y表示无机或有机残基。];
如[2]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中,m=0;
如[2]所述的聚合性组合物,其中,所述通式(2)表示的化合物中,m=0及X1为硫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井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2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