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邻信道干扰检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4073.2 | 申请日: | 2007-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9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岩国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10 | 分类号: | H04B1/1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 谦;胡建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邻 信道 干扰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于无线电广播接收器的,尤其适于调频无线电广播接收器的相邻信道干扰检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直到现在,从全球范围来看,无线电广播、尤其调频无线电广播是占据重要地位的骨干广播媒体。特别在欧美国家,极多的广播电台在被限制的频带之内进行广播,而且通常将两家以上的广播电台分配在100kHz或200kHz之类的互相接近的间隔中。
这样的广播电台的分配必然会引起由于广播电台的相邻的广播电波的干扰,即因为会引起相邻信道干扰,所以历来需要为了检测并消除调频无线电广播接收器中的相邻信道干扰的对策,且成为其根本的相邻信道干扰检测方法及装置尤其作为重要的部分而被提出了许多技术方案。
例如,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计数器计数中频信号(以下简称IF信号)的频率,并通过得知来自规定的频率的偏差从而高精度地检测出相邻信道干扰的技术。
而且,如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作为现有技术被公开的,还有如作为专利文献3的基本构成要素被公开的,所谓利用通过对调频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平滑处理而得到的直流成分的变动,来检测相邻信道干扰的技术也被广为知晓。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390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23906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312155号公报
然而,作为近几年的动向,在无线电广播接收器中,使用模数转换器将IF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对将IF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后的接收解调处理进行数字化处理的技术被逐渐普及,从而模数转换器也需要被集成在一个LSI芯片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实施在上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以计数器来计数IF频率的构成,可以考虑的一个方法是,对从模数转换器输出的被数字化的IF信号的频率进行计数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使用Δ∑(delta sigma)型模数转换器,由于模数转换器的输出信号是被进行噪声整形后的一位信号,因此必须在使用专用的滤波器来提取相当于中频信号的频率分量之后提供给计数器,因为需要陡峭的滤波特性而使电路规模明显扩大。
而且,作为可以考虑的另外一个方法是,将模数转换器的输入模拟信号分路以生成通过模拟量的波形整形电路二值化了的IF信号,并通过计数器来计数的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在LSI上设置专用的模拟单元的需要,并且在LSI衬底上对模拟信号进行分路时的配置上的限制增大。
如上所述,上述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所公开的构成具有以下问题:即在数字化地进行IF信号以后的接收解调处理,并将其集成在一个LSI芯片中的情况下,会产生电路规模的显著增大和需要专用模拟单元以及模拟信号分路的限制等难以组装的问题。
同时,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作为现有技术所公开的,以及作为专利文献3的基本构成要素所公开的对调频解调后的信号进行平滑处理的构成,在数字化地进行IF信号以后的接收解调处理,并将其集成在一个LSI芯片中的情况下,虽然与模拟处理的情况同样可以组装,但具有如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指出的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因而单体上的使用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的问题所做出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 对IF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后的接收解调处理进行数字化处理,既使在采用集成于一个LSI芯片的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以简洁的电路来实现的、并且检测能力较高的相邻信道干扰检测装置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以往的问题,本发明的相邻信道干扰检测装置具是检测由于广播电台彼此的广播电波的频带相邻而引起的相邻信道干扰的相邻信道干扰检测装置,并具备以下特征,包括:局部振荡单元,独立地生成各自的相位相差90度的两个系统的规定频率信号;两个混频单元,将所述两个系统的规定频率信号分别与输入信号进行混频,所述两个系统的规定频率信号是由所述局部振荡单元生成的;两个低通滤波器单元,分别与所述两个混频单元的输出相连接;旋转判断单元,根据从所述两个低通滤波器单元输出的I信号及Q信号,检测IQ平面上的信号点的回旋方向;计数器单元,对所述旋转判断单元的输出进行计数;以及检测单元,根据所述计数器单元的计数,检测信号点的回旋方向的频度的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40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