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源装置、背光灯装置以及液晶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4191.3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9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矢野正;大久保和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G02F1/13357;F21V7/04;F21Y103/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装置 背光 以及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合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装置的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使显示器薄型化的技术开发正在积极进行,取代显像管,称为平板显示器(Flat Display Panel:FDP)的新型显示器被广泛地商品化。FDP中,最有力的方式之一就是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由液晶面板和称为背光灯装置的面状的光源装置构成。通过使液晶面板的由液晶元件形成的各像素的窗电开闭,由此来自背光灯装置的光选择性地透过各像素的窗。利用这些透过光在面板表面上显示影像和文字。
作为液晶显示器的最近的开发动向,要求大型化、高亮度化。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有时作为背光灯装置采用被称为“直下型”的方式的光源装置。一般直下型的光源装置具备:平行排列的多个长条的管形状的光源;在这些光源上配置的用于提高一致性(uniformity)、聚光性的扩散板、扩散片、透镜片等光学片群;使来自光源的光朝向光学片群反射的反射板。
在直下型的光源装置中,由于在各光源的正上方处发光高、在光源间的区域中发光少,因此存在因亮度差而形成条文状的图案的倾向。从而,直下型的光源装置中重要课题是,构成一种使平行排列的光源作为亮度均匀的面(一致性高的面)发光的光学系统。
在现有的直下型的光源装置中,为了提高一致性,有些光源装置具备用于提高光源间的光量的反射板。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这种反射板的光源装置。
图20是专利文献1的光源装置的截面。在图20中,光源1是长条的荧光管,通常使用冷阴极荧光灯。平面反射面2是反射率低的反射板。三角形突条部3是反射率高的反射板,与平面反射面2分开制造。三角形突条部3在与从光取出方向观察时平面反射板2上的光源1间的间隙4对应的位置处,沿着光源1的长边方向延伸配置。通过将从光源1发出而由三角形突条部3反射后的光线5引导至光源1间的间隙4,来增加间隙4的光量,从而实现了一致性的提高。
在专利文献2中,与专利文献1同样,公开了一种在与反射板上的光源间的间隙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沿着光源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突条的反射板。
然而,如图20所示,沿着光源1间的长边方向配置了三角形突条部3的结构,将会对来自光源1的照射的角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下面,对这一点进行说明。
当将直下型的光源装置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装置使用的情况下,通常、在将重力方向作为上下方向时的横方向上以管轴或轴线延伸的姿势来配置长条的管形状的光源。当图20的光源装置的情况下,按照该光源1的姿势,三角形突条部3也配置成沿着横方向延伸。在此配置中,由于上下方向的反射光被三角形突条部3遮蔽,因此与横方向的反射光相比较少。从而,作为液晶显示器,虽然横方向的视角宽,但是上下方向的视角(仰角以及俯视角)受到三角形突条部3的限制,因此比横方向的视角更窄。但是,由于在实际使用中从上下方向眺望液晶显示器的情况少,因此上下方向的视角较窄对实际应用上不会成为大问题。
公知一种以氙气等惰性气体作为主要的放电介质使用的无汞荧光灯。此无汞荧光灯在没有使用汞的这一点在环保的观点出发是理想的,且具有亮度不受周围温度的影响的优点。对无汞荧光灯而言,由于灯长越短效率越高,因此,尤其在大画面的液晶显示器用的背光灯装置中用作光源时,优选以管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来配置。然而,在图20的结构中以管轴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来平行排列多个光源1时,三角形突条部3也配置成沿着上下方向延伸。在此配置中,由于横方向的反射光被三角形突条部3遮蔽,因此与上下方向的反射光相比较少。从而,作为液晶显示器,横方向的视角受到三角形突条部3限制而变窄。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不会从横方向眺望液晶显示器,因此横方向的视角较窄对实际应用上不会成为大问题。
如上所述,在图20的结构中,因光源的姿势或配置方向而照射的角度特性发生变化,当作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灯装置使用时对视角特性产生很大的影响。
作为用作背光灯装置的光源装置,除了直下型以外还公知一种被称为边缘灯(edge light)型的方式。在此边缘灯型的光源装置中,将来自光源的光线从端面引导至导光板内并利用全反射从导光板整个面出射。在专利文献3中,关于边缘灯型的光源装置公开了一种实现一致性提高的反射板。然而,在边缘灯型和直下型中,光源与反射板的相对配置完全不同。因此,在专利文献3的公开内容中,关于解决直下型的光源装置中照射的角度特性相对于光源的配置方向的依赖性,没有提供任何启示。
专利文献1:特开平5—2165号公报(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41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