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解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4193.2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9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内藤一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昭和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9/04 | 分类号: | H01G9/04;H01B1/22;H01G9/028;H01G9/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段承恩;田 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解电容器。详细地讲,涉及即使受到钎焊时的热应 力,等效串联电阻(ESR)也不上升、漏电流也不上升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固体电解电容器是由树脂等封装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而成的。该固体 电解电容器元件具有顺序地层叠有阳极体、电介质层、固体电解质层、导 电性碳层和导电性金属层的结构。阳极体,例如由将阀作用金属的粉末成 型烧结而成的多孔质体形成。另外,电介质层,例如由通过对该多孔质体 的整个面进行阳极氧化等而形成的介电氧化皮膜形成。阳极引线以可通电 的状态与阳极体连接,该阳极引线露出到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外装的外部, 成为阳极端子。另一方面,可由层叠在固体电解质层上的导电性碳层和导 电性金属层形成阴极层,阴极引线以可通电的状态与该阴极层连接,该阴 极引线露出到固体电解电容器的外装的外部,成为阴极端子。并且,固体 电解电容器元件由环氧树脂等外装材料封装。
固体电解电容器,通常被钎焊在印刷基板上而使用。作为钎焊法,已 知浸渍法和回流焊法。浸渍法是将搭载了电子部件的印刷基板在260℃左 右的熔融焊料中浸渍5~10秒钟从而进行钎焊的方法。回流焊法是将搭载 了电子部件的印刷基板置于约230℃的气氛中,喷吹熔融的焊料进行钎焊 的方法。任一种的方法都对固体电解电容器施加热应力。
当对固体电解电容器过剩地施加热应力时,有时ESR上升、漏电流增 加。ESR的上升,可以认为是因为,由于导电性金属层的软化,而使导电 性金属层局部地变薄,导电路径变窄,另外,漏电流的增加,可以认为是 因为,由外装材料的热膨胀所引起的机械应力施加于电容器元件的电介质 层,由此使电介质层发生裂纹等损伤。
作为导电性金属层,专利文献1公开了使用将银微粒子和纤维素系树 脂混合了的银膏的银层。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以丙烯酸树脂等热 塑性树脂为粘合剂的第1银层上形成以酚醛树脂等热固性树脂为粘合剂的 第2银层的双层结构的银层。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623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943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者使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等所述的银膏,试制了大容量 的固体电解电容器。然而可知,当经过使用高熔点无铅焊料的钎焊工序时, 并没有充分地抑制ESR的上升和漏电流的增加。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即使受到钎焊时的热应力,等效串联电阻 (ESR)也不上升、漏电流也不上升的大容量的固体电解电容器。
本发明者潜心研究了在导电性金属层中使用的导电性金属粉末、粘合 剂树脂以及其他成分。其结果发现,通过将含有银粉等导电性金属粉末和 重均分子量为60000以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系树脂的导电性金 属膏用于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的导电性金属层,能够得到即使受到钎焊工 序中的260℃左右的热应力,等效串联电阻(ESR)也不上升、漏电流也 不上升的大容量的固体电解电容器。本发明是通过基于这些见解进一步研 讨而完成的发明。
即,本发明是包括以下方案的发明。
(1)一种固体电解电容器,是对在阳极体的表面依次地层叠了电介质 层、固体电解质层、导电性碳层、和含有导电性金属粉末和重均分子量为 60000以下的丙烯酸系树脂的导电性金属层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元件进行封 装而成的。
(2)根据(1)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导电性金属粉末是选 自银粉、铜粉、铝粉、镍粉、铜-镍合金粉、银合金粉、银混合粉和被覆有 银的粉中的至少一种粉。
(3)根据(1)或(2)的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丙烯 酸系树脂是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作为主要重复单元的聚合物。
(4)根据(1)~(3)的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导电 性金属层含有重均分子量为60000以下的丙烯酸系树脂3~10质量%和导 电性金属粉末90~97质量%。
(5)根据(1)~(4)的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阳极 体由具有阀作用的金属材料形成。
(6)根据(1)~(5)的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解电容器,其中,具有 阀作用的金属材料是选自铝、钽、铌、钛、锆和它们的合金之中的至少一 种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昭和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昭和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4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