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可自动调节的腰部支撑件的座椅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4203.2 | 申请日: | 2007-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8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E·道奥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道奥菲发展与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46 | 分类号: | A47C7/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 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黑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节 腰部 支撑 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是办公室座椅,该座椅带有经由靠背支承 件铰接在支承件上的、带有可调节的腰部支撑件/腰托的靠背和安装在支承 件上的座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特别舒适的自动调节能力的座椅。
所述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座椅实现。座椅的有利的实施 形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座椅使靠背的倾斜位置与腰部支撑件的调节位置经由一 联接元件这样相关联,使得靠背向后的翻转运动引起腰部支撑件的调节位 置改变,特别是引起腰部支撑件松弛,而靠背向前的翻转运动同样引起腰 部支撑件的调节位置改变,特别是引起腰部支撑件张紧。
因此根据本发明,设有腰部支撑件,该腰部支撑件根据靠背的倾斜位 置张紧或松弛,从而实现了靠背的优化的成形(Ausformung)。
根据由座椅使用者引起的、靠背的倾斜,自动调节内置于靠背中的腰 部支撑件,使得特别是在使用者倚靠(座椅)时使腰部支撑件松弛,从而 对使用者的腰部区域进行人机工程学上有利的支撑。
在使用者向前靠时,腰部支撑件张紧,从而为这种情况自动地实现人 机工程学上所希望的、对腰部支撑件的调节。
因此,根据本发明,自动地在使用者选择靠背的倾斜位置之后,在无 需使用者附加动作的情况下自动实现人机工程学上所希望的和有利于健康 的、对腰部支撑件的调节。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实施形式,所述联接元件设计成绳索传动装 置(波顿拉索/软套管钢丝索(Bowdenzug))。
在靠背相对于座面的倾斜位置改变时,联接元件张紧或松弛。在应用 绳索传动装置时,以其一个端部安装在腰部支撑件上而以其另一端部安装 在座椅座面区域上或内的绳索传动装置在靠背向后倾斜时松弛,从而通过 减小绳索传动装置上的张紧(力)使腰部支撑件从张紧的(即或多或少隆 起的)位置转移到松弛的(即很小隆起或完全平的)位置。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形式,联接元件内置于靠背的靠背支承件中,使 得由座面区域传递的对联接元件的操纵通过分布在靠背的靠背支承件内的 联接元件转移到内置于靠背中的腰部支撑件中。
根据另一有利的实施形式,靠背的靠背支承件还具有内置的、用于调 节靠背相对于靠背支承件的高度的调节元件。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细节由附图中的实施例得到。附图中:
图1示出座椅结构的后视图,
图2示出图1的座椅结构的B向侧视图,
图3示出从图1上方(观察)的C向视图,
图4示出图1的座椅结构的前视图,以及
图5示出图4的剖面A-A。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座椅1(不带有已知的备件,如座位扶手、旋转柱()、 底架等)的座椅结构,该座椅带有一支承件33和一铰接在靠背支承件2 上的靠背3以及一在区域5中可安装在支承件33上的座面12(参见图5), 其中该靠背3带有内置于靠背3中的腰部支撑件4。
一般来讲,在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也表示相同地命名和说明的部件。
腰部支撑件4包括各支撑区域6、7、8和9,所述各支撑区域通过联 接元件10特别是绳索传动装置11被这样操纵,使得在腰部支撑件4张紧 时各支撑区域6、7、8和9向彼此隆起并使各个支撑区域在松弛时基本上 平地并松弛地相互布置。
这里,腰部支撑件4在一下边缘区域上例如在支撑区域9上安装在靠 背3上,其中通过由联接元件10施加张紧力将最上方的支撑区域6相对于 下面的支撑区域7、8和9拉近,使得支撑区域6、7、8和9之间的距离 14在腰部支撑件4张紧时减小。
这里绳索传动装置11内置于靠背支承件2中并保持于凹部15中。通 过凹部15(见图5)将绳索传动装置11引导到座面12下面的区域中,该 座面在图5中由一直线示意性示出。
当靠背3倾斜时,靠背3相对于座面12的角度位置改变。
这里,绳索传动装置11具有一与支撑区域6相连接的第一端部区域(不 可见)以及间接或直接与座面12相连接的另一端部区域13。
在根据图5的实施例中,该另一端部区域13铰接在座面12的固定结 构1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道奥菲发展与投资有限公司,未经道奥菲发展与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4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