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4882.3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5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井手仁彦;茂出木晓宏;松岛英明;向井大辅;安田清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36;H01M4/02;H01M10/40;H01M4/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建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负极 | ||
1.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具有包含活性物质粒子 的活性物质层,该粒子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用锂化合物形成能较低的金 属材料包覆,并且在用该金属材料包覆的该粒子彼此之间形成有孔 隙,所述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的特征在于:
当对所述活性物质层沿其厚度方向假想地两等分时,在被分割成 两份的活性物质层中,接近负极表面一侧的所述金属材料的量少于远 离负极表面一侧的所述金属材料的量;
所述金属材料为铜、镍、铁、钴或这些金属的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 在于:在假想地分割成两份的活性物质层中,接近负极表面一侧的所 述粒子/所述金属材料的重量比大于远离负极表面一侧的所述粒子/所 述金属材料的重量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其 特征在于:所述粒子在遍及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均匀地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 在于:在假想地分割成两份的活性物质层中,包覆接近负极表面一侧 的所述粒子的表面的所述金属材料的厚度小于包覆远离负极表面一 侧的所述粒子的表面的所述金属材料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 在于:所述粒子的表面在遍及所述活性物质层的整个厚度方向上用所 述金属材料包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其特征 在于:通过进行镀液pH为7.1~11的电镀,用所述金属材料包覆所 述粒子的表面。
7.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水电 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
8.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用负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含有活性物质粒子的浆料涂布在集电体上而形成涂膜;
将具有所述涂膜的集电体浸渍在含有锂化合物形成能较低的金 属材料的镀液中,以第1电流密度进行电镀,从而使金属材料在该涂 膜中析出;
接着以比第1电流密度更高的第2电流密度进行电镀;
其中,所述金属材料为铜、镍、铁、钴或这些金属的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未经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488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