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端粒截短的植物人工染色体平台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5280.X | 申请日: | 200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4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W·于;J·M·维加;J·伯奇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密苏里大学学监 |
主分类号: | C12N15/82 | 分类号: | C12N15/8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冬;付 磊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端粒 植物 人工 染色体 平台 | ||
1.一种通过截短起始植物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所产生的植物 微染色体,其中所述微染色体包含天然植物着丝粒,并且在包含微染 色体的植物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稳定传递,所述植物与从中获得 起始植物染色体的植物品种相同。
2.权利要求1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约25%至约99.9%的起始植 物染色体被截短。
3.权利要求1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微染色体包含工程端粒 序列。
4.权利要求3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工程端粒序列包含约 2-100个端粒重复序列。
5.权利要求3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工程端粒序列包含约6 个端粒重复序列。
6.权利要求3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工程端粒序列得自拟南 芥。
7.权利要求1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起始植物染色体的两个 臂都被截短。
8.权利要求1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微染色体的大小为约1 Mb至约100Mb。
9.权利要求1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起始植物染色体是A 染色体。
10.权利要求1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起始植物染色体是B 染色体。
11.权利要求1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起始植物染色体得自 双子叶植物。
12.权利要求11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起始植物染色体得自 单子叶植物。
13.权利要求12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起始植物染色体得自 玉米。
14.权利要求1的植物微染色体,其还包含位点专一重组位点。
15.权利要求15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位点专一重组位点是 FRT或lox位点。
16.权利要求1的植物微染色体,其还包含转基因。
17.权利要求16的植物微染色体,其中所述转基因赋予选自以下 的性状:抗虫性、除草剂耐受性、糖代谢改变、脂肪酸代谢改变、抗 病性、雄性育性恢复和有害物抗性。
18.一种植物细胞,所述植物细胞包含权利要求1的植物微染色 体。
19.一种植物,所述植物包含权利要求1的植物微染色体。
20.权利要求18的植物,其中所述植物是玉米。
21.一种种子,所述种子包含权利要求1的植物微染色体。
22.一种产生植物微染色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包含至少两个端粒重复序列的异源核酸转化起始植物染色 体;和
(b)使起始植物染色体发生截短以产生植物微染色体。
23.权利要求22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用位点专一重组位点转化 起始植物染色体。
24.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位点专一重组位点是FRT或 lox位点。
25.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端粒重复序列得自拟南芥。
26.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异源核酸包含约6个端粒重复 序列。
27.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起始植物染色体通过土壤杆菌 介导的转化进行转化。
28.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起始植物染色体通过DNA轰 击进行转化。
29.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起始植物染色体的两个臂都被 截短。
30.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起始植物染色体是A染色体。
31.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所述起始植物染色体是B染色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密苏里大学学监,未经密苏里大学学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52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