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穿用物品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5658.6 | 申请日: | 200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4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釰持泰彦;木下晃吉;青柳奈津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49 | 分类号: | A61F13/49;A61F13/496;A41B9/02;A61F13/56;A61F13/6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史雁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品 | ||
1.一种穿用物品,包括:
纵向、横向及腰围方向;
身体侧面及穿衣侧面;
作为前腰部区域及后腰部区域中的一个区域的具有第一腰部开口 限定边缘的第一腰部区域、作为前述前腰部区域及后腰部区域中的另 一个区域的具有第二腰部开口限定边缘的第二腰部区域、以及位于前 述第一及第二腰部区域之间的裆部区域;
底板,所述底板在以前述第一及第二腰部区域相互对向的方式沿 着前述裆部区域的假想横向中央线折叠成两部分的状态下,具有沿着 前述第一及第二腰部开口限定边缘向前述腰围方向延伸的第一及第二 腰部开口弹性区域;
将前述第一及第二腰部区域的横向对向侧缘部相互连接起来的搭 扣机构,
前述第一腰部开口弹性区域具有邻接前述第一腰部开口限定边缘 的第一边缘及其相反侧的第二边缘,前述第二腰部开口弹性区域具有 邻接前述第二腰部开口限定边缘的第一边缘及其相反侧的第二边缘,
前述搭扣机构由第一搭扣结构部件和能够脱离地与所述第一搭扣 结构部件配合的第二搭扣结构部件构成,所述第一搭扣结构部件向着 前述纵向细长地形成,具有位于前述第一腰部开口限定边缘侧的第一 端及位于前述裆部区域侧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搭扣结构部件向着前述 纵向细长地形成,具有位于前述第二腰部开口限定边缘侧的第一端及 位于前述裆部区域侧的第二端,
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一和第二腰部区域的侧缘部的前述纵向的尺寸相同,
前述第一和第二腰部开口弹性区域由多条松紧带形成,
在以前述第一及第二腰部开口弹性区域的前述第一边缘及第二边 缘中的至少前述第一边缘向着前述腰围方向呈一直线地排列的方式、 将前述第一及第二搭扣结构部件相互配合并将前述第一及第二腰部区 域的前述横向对向侧缘部连接起来的状态下,前述第二搭扣结构部件 的前述第一端位于比前述第一搭扣结构部件的前述第一端及前述第二 腰部开口弹性区域的前述第一边缘更靠前述第二腰部开口限定边缘侧 的位置处,并且,与前述第二腰部开口限定边缘分离开,前述第一腰 部开口弹性区域的前述第二边缘位于比前述第一搭扣结构部件的前述 第一端更靠前述裆部区域侧的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搭扣结 构部件的前述第一端位于比前述第一腰部开口弹性区域的前述第一边 缘更靠前述第一腰部开口限定边缘侧的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腰部开 口弹性区域的前述第一边缘与前述第一搭扣结构部件的前述第一端重 合,或者位于比前述第一端更靠前述第一腰部开口限定边缘侧的位置 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腰部开 口弹性区域的前述第一边缘与前述第一搭扣结构部件的前述第一端离 开的距离为0~30mm。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二搭扣结构部件的前述纵横方向的尺寸比前述第一搭扣结构部 件的纵横方向的尺寸大。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 将前述第一搭扣结构部件在前述纵向上分割成多个,被分割的前述第 一搭扣结构部件在前述纵向上分离开。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一搭扣结构部件由钩部件构成,前述第二搭扣结构部件由圈部 件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前述钩部件安装 在前述穿衣侧面。
9.如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穿用物品,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一搭扣结构部件,经由在前述第一腰部区域的横向对向侧缘部 的实质上的整个长度上接合的加强侧片,被设置到前述第一腰部区域 的横向对向侧缘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565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