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包括多个主处理器之NFC芯片组中应用控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5792.6 | 申请日: | 200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1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布鲁诺·查拉;菲利普·马丁那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赛康特雷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G06K19/073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春媛 |
地址: | 法国普***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多个主 处理器 nfc 芯片组 应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控制一系统中执行应用的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近场通信型非 接触数据发送/接收接口,
其特征在于控制执行应用系基于应用数据传送所需的系统内部数据 通路的控制,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指定一目的点(P1、P2、P3、Pc)并且请求打开数据通路之授权,以 响应由一源点(P1、P3)所发出以在非打开状态使用数据通路之请求 (CMD);以及
若已授权打开所述数据通路,则打开所述数据通路以允许执行所述 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主处 理器(HP2),所述第一主处理器(HP2)进行授权以打开所述数据通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处理器(HP2) 为一安全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处理器 (HP2)为SIM卡之集成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执行所述 应用之至少一第二主处理器(HP1、HP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使用数据通路之 请求(CMD)被发出前执行一对于所述系统中进行授权以打开所述数据通 路之第一主处理器进行认证的预备步骤,若所述第一主处理器未通过认 证,则不授权打开所述数据通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若所述第一主处理 器通过认证,则提供一对话密钥(SESK)给所述第一主处理器的步骤,所 述对话密钥随后用以加密与所述第一主处理器交换之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于已发出使用所 述数据通路之请求(CMD)的源点进行认证之一步骤,仅在对于所述源点 进行之认证成功时,授权以打开所述数据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已发出使用所述数据通 路之请求(CMD)的源点之认证包括检查一检定机构(CA)提供给一主处理 器(HP1、HP3)的证明(CE)之步骤,待认证的源点(P1、P3)位于主处理器 (HP1、HP3)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打开所述数据通路之步 骤包括:
分配一路由信道数(CHANi)给所述数据通路,且存储路由信道数以及 一些包括至少一源点识别符(IDsp)和一目的点识别符(IDdp)的路由参数;
向所述目的点发送所述源点通过将其压缩在具有包含路由信道数的 表头区的一帧(DF)所提供的数据;以及
当接收压缩在具有包含路由信道数的表头区的一帧(DF)内的数据 时,将所述数据向对应存储的目的点识别符的数据目的点传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要被打开的数据 通路之路由参数决定是否授权打开所述数据通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接收接口(CLINT) 可根据多个操作模式(Mi、M1、M2、M3)和多个非接触通信协议(PTi、PT1、 PT2、PT3)配置,依据要被打开之数据通路的操作模式和通信协议决定是 否授权打开所述数据通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开所述源点以 及所述发送/接收接口间的数据通路之步骤,以回应用于打开一源点(P1、 P3)与位于非接触数据发送/接收接口(CLINT)之目的点(Pc)间的数据通路 的授权,使其可在使用操作模式(Mi)和为数据通路所存储之非接触通信协 议(PTi)参数的非接触数据传送信道中发送数据,可通过数据通路接收要 被发送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同时打开数个数 据通路,所述路由信道数(CHANi)与每个打开的数据通路之路由参数存储 于一路由表中,所述方法包括使用所述路由信道数作为用来选择目的点 的索引,在所述路由表中搜寻所接收到压缩在一帧(DF)内之数据的目的 点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赛康特雷斯公司,未经英赛康特雷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57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