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6290.5 | 申请日: | 200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0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W·J·米基;D·R·威尔逊;S·M·怀特德;M·A·金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16 | 分类号: | C08F210/16;B29C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 伟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聚乙烯 组合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密度聚乙烯组合物、其制造方法和由其制成的制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为要求2006年5月23日提交的题为“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COMPOSITION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438,754的优先权的非临时申请,所述 申请的教导如全文在下文重现一样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聚乙烯用于形成包装材料是公知的。例如,可以将聚乙烯挤出形 成薄膜,或可以经模塑技术,例如注射成型法将聚乙烯制成制品。可 通过注射成型法制成的制品的实例是用于食品储存或非食品储存的容 器。此类食品储存容器例如可用于冰激凌与酸乳酪的储存和包装。此 类容器应具有相对均匀的厚度,并应具有消费者可接受的表面。小容 器的壁厚往往低于较大容器,因为在注射成型工艺过程中需要较少的 聚合物流以填充模具。此外,此类容器应具有在极低温度下可接受的 冲击时吸收的总能量,并进一步具有低脆性温度。
美国专利No.6,136,924描述了含有乙烯聚合物的组合物,该组合 物包含熔体指数(I2)为5至1000克/10分钟的聚合物和熔体指数(I5) 为0.01至2克/10分钟的聚合物,这些指数的比率为500至50,000,且 这两种聚合物的重量比等于(30至70)∶(70至30)。
美国专利No.6,407,185描述了制备含有乙烯聚合物的组合物的方 法,所述组合物包含熔体指数(I2)为5至1000克/10分钟的聚合物和 熔体指数(I5)为0.01至2克/10分钟的聚合物,这些指数的比率为500 至50,000,且这两种聚合物的重量比等于(30至70)∶(70至30)。
美国专利No.4,192,935描述了密度为大约0.940-0.960克/立方厘 米、熔体指数为100-200克/10分钟且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率 低于5的乙烯聚合物。所述聚合物是乙烯和至少一种具有4-10个碳原 子的α-烯烃(例如丁烯-1、己烯-1或辛烯-1)的共聚物。优选聚合物是 乙烯与丁烯-1的共聚物。所述聚合物可用在薄壁容器(例如壁厚小于 0.7毫米,尤其是厚度小于0.5毫米,特别是厚度小于0.4毫米的容器) 的注射成型中。
美国专利No.4,294,794描述了制造密度为大约0.940-0.960克/立方 厘米、熔体指数为100-200克/10分钟且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 率低于5的乙烯聚合物的方法。
美国专利No.5,015,511描述了改进的注射成型LLDPE制品。改进 的注射成型LLDPE制品具有大约0.15毫米至多达1.5毫米的壁厚,且 它们采用含有足量的与乙烯共聚合的至少一种C5-C12 1-链烯的LLDPE 制备以提供0.91至0.945克/立方厘米的密度、60至200克/10分钟的 熔体流动速率和7.2至大约18的I10/I2比率。
美国专利No.6,806,338描述了用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制成的 LLDPE,例如用金属茂制成的LLDPE(m-LLDPE),所述LLDPE优选 用于显示特别适用于包装高脂肪含量食品的低迁移水平(通常低于40 毫克/平方分米,例如低于5毫克/平方分米)的食品包装材料,尤其是 食品容器封缄(closures)的注射成型。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3/0105198A1描述了聚乙烯基组合物, 其包含0.05至0.5重量%的含8至30个碳原子的至少饱和脂肪酸酰胺, 0至0.1重量%的选自脂肪酸、脂肪酸酯、脂肪酸盐、单不饱和脂肪酸 酰胺、含至少4个碳原子的多元醇、单醇或多醇单醚、甘油酯、石蜡、 聚硅氧烷、氟化聚合物或其混合物的辅助润滑剂,和0至5重量%的一 种或多种选自抗氧化剂、抗酸剂、抗UV稳定剂、着色剂或抗静电剂 的添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环球技术公司,未经陶氏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62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