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袋再密封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6703.X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查尔斯·P·希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查尔斯·P·希基 |
主分类号: | A44B19/26 | 分类号: | A44B19/26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玉双;郑特强 |
地址: | 美国怀***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系统 | ||
1.一种袋再密封系统,其适合固定于内部容纳有多个物品的袋的外部,该袋再密封系统包括:
(a)支撑条带,其适合抵靠袋的外部设置并包括粘合剂,该粘合剂沿着该支撑条带的一侧设置,并且,在该支撑条带中限定出至少一个孔;及
(b)封闭机构,其与该粘合剂相对地设置在该支撑条带上,该封闭机构包括一对相对的部分,所述相对的部分能够可释放地彼此接合以选择性地打开及关闭该封闭机构,其中,该封闭机构在该支撑条带上的布置使得该封闭机构与该支撑条带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使该封闭机构能够打开,并在该封闭机构中限定出与所述至少一个孔对齐的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再密封系统,其中,该封闭机构上包括有滑动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袋再密封系统,其中,该滑动梭包括切割刀片,该切割刀片设置在该滑动梭上,并适合于在结合该袋再密封系统的该袋中形成细长开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袋再密封系统,其中,该滑动梭包括刺穿机构,该刺穿机构设置在该滑动梭上,并适合于在结合该袋再密封系统的该袋中形成初始开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再密封系统,其中,该封闭机构围绕该支撑条带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孔的整个外周以气密方式固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袋再密封系统,其中,所述相对的部分分别稳固地结合于该支撑条带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袋再密封系统,其中,所述相对的部分在所述至少一个孔的相对两侧上稳固地固定于该支撑条带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袋再密封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孔的宽度约为0.125英寸。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再密封系统,还包括设置在该支撑条带与该封闭机构之间的引导条带,在该引导条带中包括有多个对齐的穿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袋再密封系统,其中,该封闭机构围绕该支撑条带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孔的整个外周及该引导条带以气密方式结合于该支撑条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袋再密封系统,其中,该引导条带热结合在该封闭机构与该支撑条带之间。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袋再密封系统,其中,该引导条带包括多条印制在该引导条带上并与所述穿孔对齐的引导线。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袋再密封系统,还包括切割装置,该切割装置适合于沿着在该支撑条带中形成的所述孔切割该袋。
14.一种用于与柔性袋一起使用的袋再密封系统的套件,该套件包括:
(a)多个可再密封的封闭装置,其形成有:支撑条带,在该支撑条带中限定出至少一个孔;及封闭机构,该封闭机构围绕所述至少一个孔的整个外周以气密方式固定于该支撑条带,其中,该封闭机构在该支撑条带上的布置使得该封闭机构与该支撑条带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使该封闭机构能够打开,并在该封闭机构中限定出与所述至少一个孔对齐的开口;及
(b)至少一个切割装置,其适合于通过该支撑条带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孔切割该袋。
15.一种用于在柔性容器的外部中形成进入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袋再密封系统,该袋再密封系统包括:支撑条带,该支撑条带包括沿着该支撑条带的一侧设置的粘合剂,并且在该支撑条带中限定出至少一个孔;以及封闭机构,该封闭机构围绕所述至少一个孔的整个外周以气密方式与该粘合剂相对地设置在该支撑条带上,并且该封闭机构包括一对相对的部分,所述相对的部分能够可释放地彼此接合,其中,该封闭机构在该支撑条带上的布置使得该封闭机构与该支撑条带之间形成有间隙,以使所述相对的部分能够被选择性地打开及关闭,从而在所述相对的部分之间限定出与所述至少一个孔对齐的开口;
(b)将该支撑条带固定于该容器的外部;
(c)打开该封闭机构,以露出该容器的由该袋再密封系统覆盖的外部;及
(d)在该容器的位于该袋再密封系统内的外部中形成进入口。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该进入口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a)在该封闭机构内设置切割装置;
(b)将该切割装置与该容器的外部接合;及
(c)沿着该容器的外部移动该切割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查尔斯·P·希基,未经查尔斯·P·希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67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