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7352.4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0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武富幸助;下山博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列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28 | 分类号: | H01R12/28;H01R13/19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楼仙英;邵桂礼 |
地址: | 美国伊***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地,为了连接具有柔性并常被称为柔性印刷电路(FPC)或者柔性扁平电缆(FFC)的扁平电缆,需要使用诸如FPC连接器和FFC连接器之类的电缆用连接器(以下称作“电缆连接器”)(例如,参照日本实用新型注册号No.3094560)。
图6为显示了传统的电缆连接器的透视图。
如图6所示,电缆连接器包括由诸如合成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301,以及由诸如金属之类的导电材料制成并由壳体301支持的多个第一端子303和多个第二端子304。在壳体301的上表面上布置有由诸如合成树脂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的致动器302。致动器302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301上,并且在如图所示的打开位置和图中未示的闭合位置之间转动。在致动器302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扁平电缆305可从壳体301的开口部分插入,当扁平电缆305插进开口部分的后部时,操作者就会用手指等进行操作而将致动器302一直转动到闭合位置。
每一个第一端子303都具有上臂部分306和下臂部分308,它们都在扁平电缆305的插入-拔出的方向上延伸,并且上臂部分306进入形成于致动器302中的凹槽311内。设置在凹槽311中的互锁块312位于形成在上臂部分306末端的转动支撑凹槽307中。当致动器302转动直到闭合位置时,具有矩形横截面的互锁块312在转动支撑凹槽307中转动,从而将扁平电缆305向下压。这样,暴露于扁平电缆305下表面上的连接部分就与下臂部分308末端上的凸起部相接触,并且与第一端子303相连。类似地,暴露在扁平电缆305的下表面的连接部分也与每一个第二端子304具有的在臂部309的末端的凸起部相接触,从而与第二端子304相连。
然而,在前述的传统电缆连接器中,既然当致动器302在打开位置时,锁止机构没有发挥作用,那么当扁平电缆305插入时,致动器302会不必要地转动到闭合位置,因此扁平电缆305的插入操作会变得难以执行。这就是说,当致动器302在打开位置时,致动器302的方向依靠其重力维持。因此,例如,如果当扁平电缆305插入时,扁平电缆305与致动器302相接触,那么致动器302可能在接触的冲击下转动到闭合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员有必要将致动器302返回到打开位置,并且重复插入扁平电缆305的操作,因此,操作变得复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电缆连接器所遇到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尽管结构简单,但是用户容易使用的电缆连接器,这借助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允许扁平电缆插入的第一位置和将端子与被插入的扁平电缆的导线电连接的第二位置之间改变方位的致动器,来防止致动器在因为扁平电缆插入连接器而产生对撞致动器的力的作用下不必要地将其方位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
为此,本发明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包括:具有供扁平电缆插入的插入孔的壳体;安装于壳体上并与扁平电缆的导线电连接的端子;能够在允许扁平电缆插入的第一位置和将被插入的扁平电缆的导线与端子连接的第二位置之间改变方位的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在第二位置与扁平电缆的插入-拔出方向接近平行的主体、分别设置在主体两侧的第一轴和设置在与至少部分端子相对应的位置上的第二轴;分别安装于壳体两侧的辅助连接器固定件,其中所述辅助连接器固定件分别具有支撑第一轴的第一承载部,所述部分端子具有支撑第二轴的第二承载部,所述致动器在由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分别施加在第一轴和第二轴的力矩(moment force)的作用下,在第一位置处保持它的方位。
在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所述的电缆连接器中,在第一位置,第一轴紧靠第一承载部的点的位置与第二轴紧靠第二承载部的点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差大于当致动器被移除(remove)时,第一承载部紧靠第一轴的点的位置与第二承载部紧靠第二轴的点的位置之间的高度差,其中,既然由第一承载部施加到第一轴的力和由第二承载部施加到第二轴的力彼此相反,并且,相对于致动器的方位从第一位置变为第二位置时主体前端的移动方向,由第一承载部施加到第一轴上的力的作用点位于由第二承载部施加到第二轴上的力的作用点的前面,那么,在第一承载部施加于第一轴上的力和第二承载部施加于第二轴上的力的作用下,在致动器上作用有用来在相反于第二位置的方向上改变致动器方位的力。
在根据本发明再一方面所述的电缆连接器中,壳体具有分别形成于侧部上的凹部和凸部,其中,在第二位置上,第一轴分别容纳在凹部中,并且在第一位置上,第一轴的端部分别地紧靠在凸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列斯公司,未经莫列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7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火花塞,特别是用于燃烧室高压的火花塞
- 下一篇: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