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联合治疗中使用免疫调节化合物的方法和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7722.4 | 申请日: | 200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5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多米尼克·维希里;凯乐·陈;劳拉·克拉尔;劳瑞·穆塔-德帕塞维尔;海伦·布拉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细胞基因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1/165 | 分类号: | A61K31/165;A61K31/17;A61K31/19;A61K31/454;A61P7/06;A61P35/02;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陶贻丰;郑 霞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治疗 使用 免疫调节 化合物 方法 组合 | ||
本申请要求2006年5月26日提出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808,602的优 先权,将其全部内容纳入本文作为参考。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包含一种或多种免疫调节化合物和丙戊酸、羟基脲或 曲古抑菌素A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在用于骨髓重建和骨髓移植的CD34+ 造血干细胞体外和体内扩增中使用以增加胎儿血红蛋白表达的方法,和 治疗、预防和/或控制癌症、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和病症的方法。
2.背景技术
2.1 IMiDsTM
已经进行了大量研究,旨在提供能安全有效地治疗与异常TNF-α生成 有关的疾病的化合物,参见,如Marriott,J.B.,等人Expert Opin.Biol.Ther. 1(4):1-8(2001);G.W.Muller,等人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39(17): 3238-3240(1996);和G.W.Muller,等人,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8:2669-2674(1998)。一些研究关注了通过其有效抑制LPS刺激的 PBMC生成TNF-α的能力所选择的一组化合物。L.G.Corral等人Ann. Rheum.Dis.58:(Suppl I)1107-1113(1999)。这些化合物,称作IMiDsTM(Celgene Corporation)或免疫调节药物,不仅表现出有效抑制TNF-α,还显 著抑制LPS诱导的单核细胞IL1β和IL12的生成。LPS诱导的IL6也受到 免疫调节化合物的抑制,虽然是部分抑制,参见同上。这些化合物是LPS 诱导的IL10的有效刺激剂。
2.2 4-(氨基)-2-(2,6-二氧代(3-哌啶基))-异二氢吲哚-1,3-二酮
4-(氨基)-2-(2,6-二氧代(3-哌啶基))-异二氢吲哚-1,3-二酮是一种具有如 下化学结构的免疫调节化合物:
且在G.W.Muller等人的美国专利No.5,635,517中有描述,本文纳入其全部 内容作为参考。
2.3 3-(4-氨基-1-氧代-1,3-二氢-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
3-(4-氨基-1-氧代-1,3-二氢-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是一种具有如下 化学结构的免疫调节化合物:
且在G.W.Muller等人的美国专利No.5,635,517中有描述,本文纳入其全部 内容作为参考。
2.4 曲古抑菌素A(TSA)
曲古抑菌素A(TSA)是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 剂:
2.5 羟基脲(HU)
羟基脲(HU)是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核糖核苷酸还原酶:
2.6 丙戊酸
丙戊酸是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尽管丙戊酸已经证明具有增加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和自我更新的活 性,还显示出体外和体内的有效抗肿瘤活性(见Kaiser等人,2006 Haematologica 91(2):248-251;Li等人,2005,Mol.Cancer Ther.4(12J: 1912-1922),但提供造血干细胞相关疾病和病症的安全有效疗法仍然需要改 进(Bug等人,2005,Cancer Res.65(7):2537-2541)。
因此,现有技术急需安全有效的CD34+造血干细胞体外和体内的扩增 方法。
3.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是基于发现免疫调节化合物与丙戊酸、羟基脲或曲 古抑菌素A联合使用对CD34+造血干细胞扩增、胎儿血红蛋白(Hb)表达以 及恶性细胞凋亡和抗恶性细胞增殖具有加成和协同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细胞基因公司,未经细胞基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7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