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复合膜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8073.X | 申请日: | 200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5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O·布兰迪;E·帕斯布里格;H·-R·内格里;W·洛瓦塞;T·亨茨彻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尔坎技术及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 | 分类号: | B32B15/08;H01M2/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 铁;林 森 |
地址: | 瑞士莱***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复合 | ||
1.含有以下叠置层的塑料复合膜:
a)塑料制的基膜,
b)金属箔,和
c)功能塑料层,
其特征在于在层b)金属箔上至少面对层c),和/或在层c)功能塑料层 上面对层b)金属箔,和/或在功能塑料层内设置至少一个0.1-1000nm(纳米) 厚的通过物理沉积工艺涂覆的金属保护层。
2.权利要求1的塑料复合膜,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保护层的厚度为 2-100nm,优选地5-50nm,特别是40nm。
3.权利要求1和2的塑料复合膜,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保护层是通 过真空蒸发工艺或通过溅射产生的金属保护层。
4.权利要求1-3的塑料复合膜,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保护层为锆层、 钛层或锌层,优选为铬层。
5.权利要求1-4的塑料复合膜,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基膜为15-25μm 厚的取向聚酰胺层、12-23μm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或由两个各 为15-25μm厚的取向聚酰胺层构成的层,所述金属箔由铝构成,为 45-60μm厚,所述金属保护层由铬构成,厚度为40nm,所述功能塑料 层由15μm厚的取向聚酰胺与30-50μm厚的共挤出聚丙烯的层构成,或 由12μm厚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50μm厚的共挤出聚丙烯的层构 成,或由15μm厚的取向聚酰胺与30μm的共挤出聚乙烯的层构成,或 由20μm厚的取向聚丙烯与20-50μm厚的共挤出聚丙烯的层构成。
6.使用权利要求1的塑料复合膜的电池模块、优选锂离子聚合物 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的电池包层。
7.权利要求6的电池包层,其利用冷成型的塑料复合膜。
8.制造权利要求1的塑料复合膜的方法,特征在于利用物理沉积 工艺在层b)金属箔至少一个表面上至少面对层c),和/或在层c)功能塑 料层上面对层b)金属箔,和/或在功能塑料层内涂覆至少一层 0.1-1000nm(纳米)厚的金属保护层。
9.权利要求8的制造方法,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保护层通过真空蒸 发工艺或通过溅射沉积在所述金属箔的至少一个表面上。
10.权利要求8和9的制造塑料复合膜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金属 保护层的沉积厚度为2-100nm,优选5-50nm,特别是40nm。
11.权利要求8-10的制造塑料复合膜的方法,特征在于锆或钛, 优选铬,被沉积作为所述金属保护层。
12.权利要求8-11的制造塑料复合膜的方法,特征在于所述金属 保护层的涂覆是通过铬沉积工艺进行的,其中与金属箔b)相连的基膜 a)或功能层c)在真空室内经受在氧等离子体中的等离子体处理,然后 暴露于通过电子束蒸发产生的含铬蒸气云中,且铬层沉积在所述箔膜或 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尔坎技术及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艾尔坎技术及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80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热收缩性苯乙烯类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共注喷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