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竿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8300.9 | 申请日: | 200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4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C·J·安德伍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D-FLEX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7/00 | 分类号: | A01K87/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永建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鱼竿(钓竿)以及鱼竿的制造方法。鱼竿一般可以分为飞 蝇竿(fly rods)、抛竿(casting rods)和钓竿。本发明还涉及管状构件的制 造方法。
背景技术
飞蝇竿是一种抛掷与相对较重的鱼线(“飞蝇钓线”)相连的相对较轻 的拟饵/路亚(“飞蝇(fly)”)的鱼竿。抛竿是一种抛掷与相对较轻的鱼线 相连的相对较重的拟饵的鱼竿。飞蝇竿和抛竿各自需要不同的、相关的抛 掷动作/过程来将拟饵抛入适当的位置。钓竿是一种不采用抛掷过程来定位 拟饵的鱼竿。
图1A示出了一种典型的鱼竿10,其可以是飞蝇竿或抛竿。该鱼竿包 括沿纵轴延伸的管12。至少一个手柄或把手14在远离竿顶端16的管的端 部处被固定到所述管12上。管的直径一般从手柄14向顶端16逐渐变细, 以使得顶端最易弯曲。一系列环或导向件18沿着竿10的长度定位。所述 环或导向件18被定位以沿着竿的长度来引导鱼线。在使用时,所述环18 限定竿的抛掷方向。所述环邻近竿的一侧,在竿的抛掷方向(即鱼线22被 抛掷的方向)上从所述竿延伸。
在使用中,鱼竿卷线盘20被固定到竿10上,与把手14相邻。鱼线22 从鱼竿卷线盘20伸出,穿过所述环18,向竿顶端16延伸。典型地,鱼线 22终止于钓鱼的拟饵24,例如飞蝇拟饵。
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竿被抛掷以使得拟饵24被引向指定目标(即引向 正在钓鱼的水中所期望的位置)。在抛掷过程中,将所述竿相对于钓鱼者向 后摆动,以使得至少竿顶端16′远离抛掷方向向后弯曲(在图1B中的方向 A上)。然后将所述竿向前摆动,以使得至少顶端16″向前弯曲,即在抛掷 方向上(在图1C中由箭头B所标示)弯曲。顶端16的静止位置在图1B 和1C中以虚线示出。
尽管在图中仅示出了弯曲的竿顶端,然而许多鱼竿(尤其是飞蝇竿) 都构造成整个竿弯折或弯曲到某种程度。此外,在抛掷过程中的鱼竿弯曲 程度可以比图中所示的大得多。
在多种形式的钓鱼中,尤其是在飞蝇钓中,对于钓鱼者来说能够重复 地将拟饵准确抛掷在相同的目标上是理想的。在一些形式的钓鱼中,例如 纺车式卷线钓(spinning)(也称作纺车式抛钓(spin casting))和沙滩钓(surf fishing),能够长距离地抛掷拟饵是特别理想的。例如,在沙滩钓中,能够 超过海浪中断的位置将拟饵抛入鱼聚集的区域是理想的。
GB 1,172,666描述了为了精确抛掷将鱼竿稳固在抛掷平面内是如何地 理想的,换句话说,就是在抛掷过程中钓鱼者必须使竿稳固。这种稳固倾 向于减小实际上可用于抛掷的力。为了能够实现远距离的精确抛掷,GB 1,172,666描述了一种鱼竿结构,其中鱼竿的管状段具有相对于管壁偏心的 孔。所描述的这种结构提高了竿在抛掷平面内的稳定性,使得无需使用稳 固力就可获得更远的抛掷。
美国专利申请US 2002/0092225A1通过提供具有不规则六边形横截面 的飞蝇竿来尝试解决类似问题。描述了这样一种横截面,以在与竿的抛掷 方向垂直的平面(即横断方向)内提供竿的更大抗挠刚度,并且提供了竿 的抛掷方向上的抗挠刚度。因此,在横断方向上要比在抛掷方向上更难使 竿弯曲,从而能够使钓鱼者更容易并更精确地抛向指定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鱼竿。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一个平面内延伸的鱼竿,其中鱼 竿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平面内的第一方向上所具有的抗挠刚度不同于在所 述平面内的相反方向上的抗挠刚度,所述方向之间的抗挠刚度之差至少是 第一方向上的抗挠刚度值的5%。
提供在抛掷方向与抛掷方向的相反方向之间的平面内的这种抗挠刚度 上的差异,可以使得竿的弯曲运动(例如将竿抛掷)被精细地调节到满足 所需的性能标准。例如在飞蝇竿的情况下,如果抛掷方向上的抗挠刚度大 于相反方向上的抗挠刚度,那么当鱼线被向前抛掷时竿就较为不可能过度 弯曲。这可以减轻现有技术中关于导致抛掷缩短的竿顶端过度弯曲的问题, 以及顶端振动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可以导致不准确的抛掷),同时仍然可以 使竿向后弯曲较大的程度以便于获得长距离的抛掷。
这种抗挠刚度上的差异在钓竿中也可以是有利的,以在使用中减小竿 顶端的下垂程度。
所述第一方向可以是抛掷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FLEX有限公司,未经D-FLEX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83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