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非织造织物和增强稀松布的多层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8676.X | 申请日: | 200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8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9 |
发明(设计)人: | 丁元彬;J·L·布查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2 | 分类号: | B32B27/12;B60R21/23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冬;孙秀武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织造 织物 增强 稀松 多层 气囊 | ||
1.一种车用气囊,所述气囊包括多层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 括:
a)双轴定向的聚合物薄膜;
b)结合到薄膜的抗撕裂网眼织物;
c)置于聚合物薄膜和抗撕裂网眼织物之间的粘合剂层;和
d)结合到抗撕裂网眼织物的织物层。
2.权利要求1的气囊,其中所述聚合物薄膜包括聚酰胺、聚烯烃、 聚酯、含氟聚合物或其组合。
3.权利要求1的气囊,其中所述抗撕裂网眼织物包括稀松布。
4.权利要求1的气囊,其中所述抗撕裂网眼织物包括至少一种聚 酰胺、聚烯烃、聚酯或其组合。
5.权利要求1的气囊,其中所述织物层包括非织造织物。
6.权利要求1的气囊,其中所述织物层包括聚酰胺纤维、聚烯烃 纤维、聚酯纤维或其组合。
7.一种车用气囊,所述气囊包括多层复合材料,所述复合材料包 括:
a)双轴定向的聚合物薄膜;
b)结合到双轴定向聚合物薄膜的至少一层抗撕裂织物;和
c)在双轴定向聚合物薄膜上且置于双轴定向聚合物薄膜和抗撕裂 织物之间的粘合剂层。
8.权利要求7的气囊,其中所述抗撕裂织物包括抗撕裂网眼织 物。
9.权利要求7的气囊,其中所述抗撕裂织物包括非织造织物。
10.权利要求7的气囊,所述气囊包括抗撕裂网眼织物和非织造 抗撕裂织物两者。
11.权利要求7的气囊,其中所述抗撕裂织物包括稀松布。
12.权利要求7的气囊,其中所述双轴定向聚合物薄膜包括聚酰 胺、聚烯烃、聚酯、含氟聚合物或其组合。
13.权利要求7的气囊,所述气囊进一步包括至少一层结合到抗 撕裂网眼织物外表面的热塑性聚合物层。
14.权利要求13的气囊,其中所述热塑性聚合物层包括聚酰胺、 聚烯烃、聚偏二氯乙烯或其组合。
15.权利要求8的气囊,其中所述抗撕裂网眼织物包括至少一种 聚酰胺、聚烯烃、聚酯或其组合。
16.权利要求9的气囊,其中所述非织造织物包括聚酰胺纤维、 聚烯烃纤维、聚酯纤维或其组合。
17.一种形成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的气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
a)将粘合剂层施加到双轴定向的聚合物薄膜上;
b)在聚合物薄膜上放置抗撕裂网眼织物,使得粘合剂层置于聚合 物薄膜和抗撕裂网眼织物之间;
c)在抗撕裂网眼织物上放置织物层,其中所述粘合剂层能够通过 抗撕裂网眼织物接触织物层;
d)将聚合物薄膜、粘合剂层、抗撕裂网眼织物和织物层层压,以 形成复合材料;和
e)使复合材料重叠到自身上,并使织物层密封到自身上,以形成 气囊。
18.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述织物层包括非织造织物。
19.一种形成根据权利要求7-16任一的气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 括:
a)通过中间粘合剂层使双轴定向的聚合物薄膜结合到至少一层抗 撕裂织物上,形成复合材料;和
b)使复合材料重叠到自身上,并使抗撕裂织物密封到自身上,以 形成气囊。
20.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抗撕裂织物包括抗撕裂网眼织 物。
21.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抗撕裂织物包括非织造织物。
22.权利要求19的方法,所述抗撕裂织物包括抗撕裂网眼织物和 非织造抗撕裂织物两者。
23.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所述抗撕裂织物可热封到自身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未经霍尼韦尔国际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86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微缩图案的透明安全元件
- 下一篇:石膏板制造装置的刻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