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料滴的分配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8720.7 | 申请日: | 2007-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5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J·W·克雷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文斯-布洛克威玻璃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7/16 | 分类号: | C03B7/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杨松龄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分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独立区段玻璃器皿成形机器的玻璃料滴分配器。
背景技术和发明内容
玻璃容器制造科学现在通过所谓的独立区段机器来实现。这种机器包括多个分开或独立的制造区段,每个区段具有多个操作机构以便将熔融玻璃的一个或多个装料或料滴吹制成中空的玻璃容器,并且将容器输送经过机器区段的连续级。通常,独立区段机器系统包括产生熔融玻璃的一个或多个流的玻璃源、用于将熔融玻璃的一个或多个流切断成单个料滴的剪切机构以及用于在机器区段内分配单个料滴的料滴分配器。每个机器区段包括在吹制或压制操作中玻璃料滴最初形成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毛坯模具、用于将一个或多个毛坯传送到其中容器被吹制成最终形状的吹制模具的传送机构、用于将成形的容器取出到固定板的第二传送机构以及将模制的容器从固定板传送到机器输送器的第三传送机构。本发明的总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独立区段机器玻璃器皿成形系统的玻璃料滴的分配器。
US 4723982披露一种伺服驱动的料滴分配器,其中在滚珠螺母和连接到铲斗小齿轮上的齿条之间具有直接连接。气缸接合从滚珠螺母承载件延伸的臂,以便在失去功率时对中铲斗。
按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用于将熔融玻璃的料滴传送到玻璃器皿成形机器的多个区段的玻璃料滴分配器包括至少一个电马达、连接到电马达上的滚珠螺杆以及可在承载件轴上滑动并连接到滚珠螺杆上的承载件。至少一个齿条连接到承载件上,并且至少一个铲斗连接到齿条上以便随着齿条和承载件的线性运动围绕铲斗轴线转动。一对滑动件滑动地布置在承载件的相对侧上,并且与承载件脱离。一对流体缸靠近对中的滑动件布置。流体缸响应电马达处的功率失效,以便相对推动滑动件,从而在初始位置邻靠并滑动地定位承载件轴上的承载件、齿条和至少一个铲斗。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铲斗经由相关齿条、承载件和滚珠螺杆连接到独立的相关电马达上,或 者经由一个或多个齿条、单个承载件和单个滚珠螺杆连接到单个电马达上。
附图说明
从下面的描述、所附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将最佳地理解本发明及其另外的目的、特征、优点和方面,附图中:
图1是安装在玻璃器皿成形机器框架上的按照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玻璃料滴分配器的透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料滴分配器的顶部透视图;
图3是图1和2所示的玻璃料滴分配器的底部透视图;
图4是大致沿着图3的线4-4截取的图1-3的玻璃料滴分配器的局部截面透视图;
图5是从图4的方向5获得的图1-4的料滴分配器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图1-5的料滴分配器的子组件的顶部透视图;
图7是图1-5的料滴分配器的一部分的前部透视图;
图8是图7所示的料滴分配器的该部分的后部透视图;
图9和10是图7和8所示的料滴分配器的部分的局部立视图;
图11是类似于图4和5所示的截面图,但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
图12是图11的料滴分配器的顶部平面图,其中壳体的多个部分被沿着去除;以及
图13和14是类似于图7和8的透视图,但是表示图11和12的料滴分配器的一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表示通过框架22安装在独立区段玻璃器皿成形机器的过顶结构24上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料滴分配器20。料滴分配器20包括壳体26,壳体26可以通过柱27(图3)枢转安装在结构24上并连接到流体缸28上(图1和2)以便将料滴分配器26从图1-3所示的操作位置缩回从而进行维护或修理。偏离器30连接到一个或多个流体致动器32上,以便在漏斗34的上部入口端上运动,从而将从过顶剪切机构落下的熔融玻璃料滴有选择地偏离到主要排出滑槽36上。第二排出滑槽38在图1-3所示的料滴铲斗的初始位置处有选择地接收熔融玻璃料滴。排出滑槽36、38将排出玻璃料滴排出到碎玻璃滑槽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文斯-布洛克威玻璃容器有限公司,未经欧文斯-布洛克威玻璃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87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复合体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加压浮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