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流体装置中控制气泡形成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28800.2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8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U·乌尔马内拉;E·S·诺尔德曼;M·宋;J·M·杨;J·C·李;N·P·比尔德;M·岳;C·谢姆布里;D·M·刘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用生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C02F1/4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晓斌;何自刚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装置 控制 气泡 形成 方法 | ||
1、一种微流体装置,包括:
样品分配网络,包括:
多个样品室,被配置成装载生物样品,以在所述生物样品处于所述样 品室内时进行所述生物样品的生物测试,所述生物样品在装载期间具有在所述 样品室内运动的弯液面;
多个进口通道,每个进口通道与各自的样品室流体连通,并被配置成 能使生物样品流入各自的样品室;和
多个出口通道,每个出口通道与各自的样品室流体连通,并被配置成 能使生物样品流出各自的样品室;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样品室包括至少一种物理改良,其被配置成控制所述弯 液面的运动以控制所述至少部分样品室内气泡的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理改良 被配置成控制所述弯液面的运动以便所述弯液面的不同部分以基本相同的速率 运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理改良 被配置成通过改变所述弯液面的一部分相对于所述弯液面的另一部分的运动速 率来控制所述弯液面的运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理改良 被配置成控制所述弯液面的运动以便基本上所述弯液面的所有部分在大致相同 的时间到达所述各自的出口通道,所述出口通道与所述至少部分样品室的每一 个均流体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理改良 包括凹槽、浮雕特征和突起部件中的至少一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理改良 包括选自齿形和柱形中的至少一种突起部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理改良 包括,和所述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的内表面部分相联接的所述至少部分室的内 表面部分,其中所述入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以不垂直角度与所述至少部分样品室 的每一个流体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理改良 包括所述少部分室的可变深度。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理改良 包括开向与所述至少部分室流体连通的所述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至少之一的至 少一个扩大的开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理改 良包括所述至少部分室的延长形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理改 良被配置成被动地控制所述弯液面的运动。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分配网络进 一步包括至少一个主通道,并且其中所述多个样品室通过所述多个进口通道与 所述至少一个主通道流体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样品室的每 一个均包括所述至少一种物理改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压力填充向所述 样品分配网络供应生物样品。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种物理改 良包括放置于所述至少部分样品室内的干燥的试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用生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应用生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88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