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风炉模块和热风炉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29720.9 | 申请日: | 200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1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D·布鲁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F27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 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博***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炉 模块 | ||
1.一种热风炉(10),包括多个热风炉模块(12),每个热风炉模 块具有至少局部由壁(16、18)界定出的炉室(20),配设有用于产生气 流的送风装置(14)以及用于加热气流的传热装置(42),其中设置有进 气通道(22),该进气通道形成在送风装置(14)和炉室(20)之间用来 引导由送风装置(14)沿流动方向(24)输送的气流,该进气通道配备有 第一和第二节流结构(30、32),所述第一和第二节流结构布置成在流动 方向(24)上相互隔开一定距离并用于使气流在流过炉室(20)之前均匀 化,其特征为:在炉室(20)的至少一个壁区上设置闸门机构(56),所 述闸门机构设计成用于连续地输入和/或输出在炉室(20)中进行热处理的 连续材料(54),设置有在流动方向(24)上连接在炉室(20)下游的排 气通道(26),所述排气通道用于将穿过炉室(20)的气流至少部分回输 给送风装置(14)。
2.按权利要求1的热风炉,其特征为:配设于进气通道(22)的第 二节流结构(32)设计成炉室(20)的壁。
3.按权利要求1或2的热风炉,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和第二节流结 构中的每一个设计成被孔口(28)贯穿的壁。
4.按权利要求3的热风炉,其特征为:在各布置成相互隔开一定距 离的第一和第二节流结构中的孔口(28)设计成,使所述第一和第二节流 结构对气流的流动阻力至少局部不同。
5.按权利要求4的热风炉,其特征为:第一节流结构具有比在流动 方向上连接在下游的第二节流结构小的流动阻力。
6.按权利要求5的热风炉,其特征为:第一节流结构(30)形成有 占第一节流结构总面积的20%到30%的流通横截面。
7.按权利要求6的热风炉,其特征为:第二节流结构(32)形成有 占第二节流结构总面积的5%到10%的流通横截面。
8.按权利要求3的热风炉,其特征为:所述第一和第二节流结构中 的至少一个配备导气结构(60),所述导气结构设计成垂直于节流结构的 可被流通的表面取向的壁。
9.按权利要求8的热风炉,其特征为:配备导气结构(60)的所述 第一和第二节流结构(30、32)在流动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紧邻布置并形 成节流单元(62)。
10.按权利要求2的热风炉,其特征为:在排气通道(26)内设置用 于气流的第三和第四节流结构(34、36)。
11.按权利要求10的热风炉,其特征为:配设于排气通道(26)的第 三节流结构(34)设计成炉室(20)的壁。
12.按权利要求11的热风炉,其特征为:设计成炉室(20)的壁的第 二和第三节流结构(32、34)以相互面对的方式布置。
13.按权利要求12的热风炉,其特征为:在设计成壁的第二和第三节 流结构(32、34)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用于使炉室(20)内的气流分离的隔 离装置(38)。
14.按权利要求10至13之任一项的热风炉,其特征为:在进气通道 (22)和/或在排气通道(26)内的第一至第四节流结构(30、32、34、36) 布置成相互成一角度。
15.按权利要求12的热风炉,其特征为:送风装置(14)、进气通道 (22)和设计成壁的第二和第三节流结构(32、34)布置成,使得由送风 装置(14)排出的气流能够在平行的方向上与炉室(20)内的气流反向地 流动。
16.按权利要求10至13之任一项的热风炉,其特征为:送风装置(14) 和第一至第四节流结构(30、32、34、36)设计成,使得在炉室(20)内 能形成速度分布基本一致的层流空气流动。
17.按权利要求1的热风炉,其特征为:各相邻布置的热风炉模块(12) 以相对旋转180°的方式取向并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艾森曼设备制造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2972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