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颗粒吸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0045.1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1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藤丸洋圭;后藤江利;中村将敏;池内博之;长泽诚;田原良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
主分类号: | C08L33/02 | 分类号: | C08L33/02;A61F13/15;A61F13/49;A61F13/53;B01J20/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泽雄;崔 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颗粒 吸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以聚丙烯酸(盐)吸水树脂作为主要成分的颗 粒吸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i)一种基本上为白色、 不产生诸如随时间推移而变色的任何问题以及具有高性能和极佳安全性 的颗粒吸水剂以及ii)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来,已开发出具有高吸水性的吸水树脂,其主要地广泛用于一次 性使用,例如,作为诸如一次性尿布、卫生巾的吸附性制品,此外,作 为农业/园艺保水剂、工业防水剂等。已经提议大量的单体和大量亲水聚 合物作为用于吸水树脂的材料。特别地,由于其高吸水性能,以丙烯酸 和/或其盐作为单体的聚丙烯酸(盐)吸水树脂被最普遍地应用于工业上。
至于吸水树脂中通常希望的吸水性能,有许多性能(参数)已经被 知悉,诸如无压力下的吸水性、抗压吸水性、吸水率、无压力下的渗透 势、抗压渗透势、冲击阻力、抗尿性、流动性、胶凝强度、颗粒粒度等, 并且根据各种不同的观点已经提出用于各种性能(例如,无压力下的吸 水性)的各种定义(参数测量方法)。
这些吸水树脂主要用于诸如尿布和卫生巾的卫生材料。因此,要求 此吸水树脂在出厂时为白色,以避免因粉末状吸水树脂与卫生材料中的 白色浆料结合时变色而令用户产生视觉上的不适感。此外,吸水树脂通 常为白色粉末,并且众所周知,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在其出厂后、贮 藏期间或运输过程中、进一步被用作卫生材料时,吸水树脂会变色(从 黄色至褐色),因此当在一延长的期间内贮藏吸附性制品时,也要求吸 水树脂为白色。
为了解决吸水树脂的变色问题,曾提出:通过还原剂使丙烯酸单体 和/或其盐与羟基双氧水聚合以及然后用硅烷偶联剂处理聚合产物的方法 (参见专利文献1);用有机磷酸化合物或其盐处理吸水树脂的方法(参见 专利文献2);控制丙烯酸中对苯二酚和苯醌的总量为0.2ppm或更低的 方法(参见专利文献3);向吸水树脂中加入无机还原剂的方法(参见专 利文献4);向吸水树脂中加入有机羧酸或其盐的方法(参见专利文献5、 6和7);将生育酚用作丙烯酸的聚合抑制剂以进行聚合的方法(参见专 利文献8);添加金属螯合剂以生成吸水树脂的方法(参见专利文献9和 10)。
但是,上述每种方法的结果是:在变色问题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改 进,性能较低,成本较高,并且根据所使用的化合物会引起安全性问题。
【专利文献1】
公开号为331205/1992(Tokukaihei 4-331205(公开日为1992年11月 19日))的日本未审查专利;
【专利文献2】
公开号为86251/1993(Tokukaihei 5-86251(公开日为1993年4月6 日)的日本未审查专利;
【专利文献3】
专利号为6444744(公开日为2002年9月3日)的美国专利;
【专利文献4】
公开号为WO2000/55245(公开日为2000年9月21日)的国际专利 申请;
【专利文献5】
公开号为327926/2000(Tokukai 2000-327926(公开日为2000年11 月28日))的日本未审查专利;
【专利文献6】
公开号为52742/2003(Tokukai 2003-52742(公开日为2003年2月25 日))的日本未审查专利;
【专利文献7】
公开号为186016/2005(Tokukai 2005-186016(公开日为2005年7月 14日))的日本未审查专利;
【专利文献8】
公开号为WO2003/53482(公开日为2003年7月3日)的国际专利 申请;
【专利文献9】
公开号为206305/2003(Tokukai 2003-206305(公开日为2003年7月 22日))的日本未审查专利;
【专利文献10】
公开号为206381/2003(Tokukai 2003-206381(公开日为2003年7月 22日))的日本未审查专利。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本触媒,未经株式会社日本触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0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硅氧烷树脂和硅氧烷组合物
- 下一篇:形成剥落粘土-聚烯烃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