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约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0396.2 | 申请日: | 200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6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L·夸尔格;F·赖特尔;C·鲁德布施;A·希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姆勒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1 | 分类号: | 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 鹏;张亚非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约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约束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车辆的批量生产,已公知一种能充气的约束系统,如驾驶员安全 气囊或乘客安全气囊。其中将气囊折叠在存放位置中。如果检测到事故, 则以烟火技术将气囊填充气体,从而使气囊朝向前移动的乘员身上突然地 展开。
这里感兴趣的是气垫快速地达到有效体积。为此需要的是,例如通过 烟火技术产生较大的气体量并将其导入气囊中。近来,在设计要添加的气 体体积时对乘员和/或车辆的参数进行估计,从而例如在所谓的乘员“离位” 时通过减少气体体积而不允许气囊展开到完全体积。这里存在的问题是调 节到所有可想到负荷情况和成本密集的控制调节技术。
因此人们致力于发展一种所谓的自动调节系统,该系统能自动地调节 到相应的负荷情况。
由德国公开文本2 302 737已知一种约束系统,该系统包括两层式气 囊,其中仅在所述两个层之间引导气体。从而形成的不是完整的气垫而是 一球环状的支撑结构。这里,支撑结构的展开在贴靠气垫的横向方向上进 行。
EP 0 589 059 B1另外指出,在两层式气囊展开期间必须向内腔中吸入 周围空气,以克服低压。
二者相同之处在于,由于气囊由两个层形成,所以将气囊展开到完全 体积需要的气体体积较小。从而可降低温度和污染。
最后GB 1 420 226 A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约束系统,其中在两层 式气垫的内部设置有管状支撑结构,该管状支撑结构在被充气亦即启用的 状态下的纵向范围超过横向范围的尺寸。该支撑结构由于其特别的几何结 构而主要在其纵向范围的方向上展开。
该文献并未说明根据各种负荷情况例如,根据各乘员或各乘员位置自 动进行气囊的调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这样改进上述的约束系统,使得约束系统的 变量适应于相应的负荷情况。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由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约束系统实现,所述约束 系统可从一保存位置展开到一约束位置,其中所述展开通过至少一个能由 气体压力源充气的支撑结构进行,所述约束系统在约束位置中为乘员在乘 员的移动方向上提供用于约束乘员的承载空间,其中承载空间被至少一个 柔性承载结构包围,其中,通过对所述支撑结构充气使所述柔性承载结构 张开,以包围承载空间;还设置有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在支撑结构的启 用状态下加热或补充吸入的或围绕的气体。有利的实施形式如下文所述。
根据本发明的约束系统的原理在于,所述展开通过一个或多个能由气 体压力源的气体填充的支撑结构进行,而约束由被柔性承载结构包围的承 载空间确保。如果约束系统被启用,则仅将支撑结构例如用烟火技术填充 气体。在支撑结构展开或展直时,柔性承载结构张开,该柔性承载结构包 围承载空间。承载空间由于所述系统的快速展开通过吸入周围空气而形成, 并且足以约束乘员。
当在本发明中提到支撑结构时,其指的是——与常规的球状气泡(气 囊)不同——一种骨架状或支架状结构,该结构在完全展开状态下具有与 常规气囊相似的约束作用,但具有明显复杂的结构,例如分支结构。因此 能够不仅减少必须的气体体积,而且如果该乘员在一定程度上“挡住”展 开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还减少在展开时作用在乘员身上的力的峰值。 与此不同,在传统气囊中的气体量从启用开始直至完全展开都处于一明显 提高的水平,因此与展开状态无关地对展开路径上的障碍物进行强烈地加 载。
当在本发明中提到柔性承载结构时,其指的是将支撑结构相互连接的 结构。这里承载结构可以是气囊织物、网或类似的柔性片材。
本发明有利的是,气体压力源的气体仅提供用于填充支撑结构。这样 明显减少了气体量从而明显降低了作用在乘员上的负荷。另外表明,支撑 结构还由于气体体积小而能够在展开期间仅保持以很小的力。也就是说, 当乘员“离位”时,相关的支撑结构的展开易于被停止或阻碍或偏转,而 不会对乘员过度地加载,而其它支撑结构能继续展开,从而使柔性承载结 构张开,从而能这样形成承载空间,使得产生约束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姆勒股份公司,未经戴姆勒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03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