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装置及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0415.1 | 申请日: | 200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7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三木信彦;樋口健一;佐和桥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H04J11/00 | 分类号: | H04J11/00;H04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小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装置 通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在进行多载波传输的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发送装置及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这种领域中,实现高效率地进行高速大容量通信的宽带的无线接入变得日益重要。特别地,从在下行信道中有效地抑制多路径衰落,同时进行高速大容量通信等观点来说,多载波方式、更具体地说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方式令人瞩目。
如图1所示,系统中可使用的频带被分割为多个资源块(在图示的例子中被分割为三个),各个资源块包含一个以上的副载波。资源块也被称为频率组块(chunk)或频率块。移动台被分配一个以上的资源块。关于将频带划分为多个资源块的技术,例如记载在P.Chow,J.Cioffi,J.Bingham,“APracticalDiscreteMultitoneTransceiverLoadingAlgorithmforDataTransmissionoverSpectrallyShapedChannel”,IEEETrans.Commun.Vol.43,No.2/3/4,February/March/April1995中。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可以将频域划分为多个资源块,在1子帧内对多个进行了调度的、面向用户的控制信道进行复用。图2A~图2C表示将多个用户的控制信道在子帧中进行了复用时的例子。图2A表示在子帧内的1OFDM码元中复用了三个用户(UE1、UE2、UE3)的控制信道的例子。各个用户的数据被映射在子帧内的共享数据信道中。图2B表示在子帧内的2OFDM码元中复用了三个用户的控制信道的例子。此外,图2C表示在1子帧中复用了三个用户的控制信道的例子。在本发明中,由于着眼于控制信道,所以在图2B及图2C中省略了共享数据信道的映射。这样,在本发明中,研究在子帧内复用了面向多个用户的控制信道,而且这些控制信道复用到同一定时的OFDM码元的情况。
控制信道中加入了用于对共享数据信道进行解调的必要的信息,所以期望提高控制信道的接收质量。但是,在进行发送功率控制或发送波束形成(beamforming)的情况中,从相邻的基站发送的控制信道成为干扰,有控制信道的接收质量下降的情况。特别地,在小区边缘的移动台中这样的问题更显著。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高控制信道的接收质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发送装置,在OFDM下行无线接入中,将面向多个接收装置的控制信道复用到同一发送定时的OFDM码元,其特征之一在于,该发送装置包括:
模式(pattern)生成单元,生成发送装置特有的频率映射模式;以及
频率分配单元,根据所述发送装置特有的频率映射模式,将所述面向多个接收装置的控制信道分配给副载波。
此外,本发明的通信方法,用于在OFDM下行无线接入中,发送装置将面向多个接收装置的控制信道复用到同一发送定时的OFDM码元并发送,其特征之一在于,该方法包括:
生成发送装置特有的频率映射模式的步骤;
根据所述发送装置特有的频率映射模式,将所述面向多个接收装置的控制信道分配给副载波的步骤;以及
对于所述分配后的副载波控制发送功率的步骤。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高控制信道的接收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将频带分割为多个资源块的例子。
图2A是将多个用户的控制信道复用到子帧时的例子(其1)。
图2B是将多个用户的控制信道复用到子帧时的例子(其2)。
图2C是将多个用户的控制信道复用到子帧时的例子(其3)。
图3是表示基站进行发送功率控制时的干扰的图。
图4A是表示FDM式发送功率控制的图(其1)。
图4B是表示FDM式发送功率控制的图(其2)。
图4C是表示FDM式发送功率控制的图(其3)。
图5是表示CDM式发送功率控制的图。
图6是表示FDM式发送功率控制和CDM式发送功率控制的组合的图。
图7是表示基站进行发送波束形成时的干扰的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例及第2实施例的基站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第1实施例及第2实施例的基站的动作流程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04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