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真空保鲜系统的电冰箱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0675.9 | 申请日: | 200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6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冯骏洪;隽宗权;周小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4 | 分类号: | F25D17/04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真空 保鲜 系统 电冰箱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具有真空保鲜系统的电冰箱,其包括具有冷藏室的箱体以 及安置在箱体中的真空保鲜系统,该真空保鲜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容置 在冷藏室内的真空保鲜盒以及对该真空保鲜盒抽真空的真空产生装 置,其特征在于,该真空保鲜系统还包括控制真空抽取的控制装置以 及测量和监视该真空保鲜系统工作状态的测量和监视装置,所述的测 量和监视装置包括安装在控制装置中测量和监视真空保鲜系统真空度 的传感器装置,并且所述的测量和监视装置还包括在真空保鲜系统异 常工作状态时发出信号的报警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产生装置 包括真空泵,与真空泵连接的真空产生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真空产 生管道一端与真空保鲜盒对接的接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控制真空产生管道通断的阀装置,以及安装在箱体上的启动真空保鲜 系统的按键。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任一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真空保鲜盒包括盒体及盖体,所述的盖体上设有与控制装置对接的 气阀以及释放真空状态的气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保鲜盒 还包括将盖体从盒体上抬起的把手;在操作该把手开启真空保鲜盒时, 该把手同时驱动该释放真空状态的气阀。
6.一种具有真空保鲜系统的电冰箱的控制方法,该真空保鲜系统 包括至少一个真空保鲜盒以及对该真空保鲜盒抽真空的真空产生装 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控制真空抽取的控制装置;
提供测量和监视真空保鲜系统工作状态的测量和监视装置;
发出指令启动该真空产生装置开始对该真空保鲜盒抽真空;
通过测量和监视装置测量和监视真空保鲜系统的真空度;
控制装置根据测量和监视装置反馈的信号决定真空产生装置的运 转状态,
其中,所述的测量和监视装置包括安装在真空产生装置中测量和 监视真空保鲜系统真空度的传感器装置,并且所述的测量和监视装置 还包括在真空保鲜系统异常工作状态时发出信号的报警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 根据测量和监视装置反馈的信号决定真空产生装置的运转状态的步骤 包括以下分步骤:
在真空产生装置运转一段预定时间之后,若测量和监视装置测量 和监视到真空保鲜系统的真空度无变化,则控制装置停止真空产生装 置的工作,并在真空保鲜系统异常工作状态时发出报警信号;
在真空产生装置运转一段预定时间之后,若测量和监视装置测量 和监视到真空保鲜系统的真空度有变化,则控制装置继续真空产生装 置的工作。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产 生装置包括真空泵,与真空泵连接的真空产生管道,以及安装在真空 产生管道一端与真空保鲜盒对接的接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装置 包括控制真空产生管道通断的阀装置,以及安装在箱体上的启动真空 保鲜系统的按键。
10.一种真空保鲜盒,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具有 真空保鲜系统的制冷装置,该真空保鲜盒包括盒体、可移除地安装到 盒体上的盖体、真空产生装置、真空消除装置、以及开启装置,其特 征在于,在操作开启装置时,将盖体从盒体上开启,真空消除装置通 过把手上的压力被触发,以使得真空保鲜盒内外的压力平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真空保鲜盒,其特征在于,该开启装置 是可动的把手,在操作把手时,将盖体从盒体上抬起,该真空消除装 置通过把手上的压力被触发。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真空保鲜盒,其特征在于,该真空消除 装置是单向阀。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真空保鲜盒,其特征在于,该把手可动 地连接到盖体上,该单向阀安装在盖体上并位于该把手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未经BSH博世和西门子家用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06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