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从气体中分离液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0710.7 | 申请日: | 2007-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6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H·扬森;J·苏亚雷斯;T·布尔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科汽车有限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 淳;杨 琦 |
地址: | 德国格***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体 分离 液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从气体中分离液体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从内燃机的曲轴箱通风装置的泄漏气体分离油微粒的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对于使曲轴箱通风装置气体去油,如单级或多级旋风分离器的各种结构的旋风分离器是已知的。负载有油滴的、曲轴箱中收集的气体成切线地引入到旋风分离器中。由于作用在旋风分离器中的离心力,包含在气流中的油沉积在旋风分离器的内壁上,并且通过设置在旋风分离器底部的出口供应到内燃机的曲轴箱或油槽。气流在旋风分离器中偏斜,通过布置在旋风分离器顶部的浸水管作为纯净气体流出,并且到达发动机的进气歧管。单级旋风分离器具有有限的工作范围,导致在流速过低时分离不足,并且在流速过高时导致高压损失。为了消除这些缺点,已经提出使用并排布置的多级旋风分离器(DE 102004019154A1)。并排布置的多级旋风分离器的工作范围可通过由阀转入使用和关闭单个旋风分离器而被附加地扩展。这样的多级旋风分离器被设计为,例如,独立的装配并且占用相对大的安装空间,因为需要空间分离组分原料气体、分离的油和纯净气体。
有利地,油分离器被集成在内燃机的阀盖中,例如如DE 102004019154A1中所公开。
在阀盖中的旋风分离器的集成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其复杂性,并且需要相对大的安装空间。
通过主要来自轴向的流实现的管状旋转分离器也是已知的。旋转运动由布置在气体入口的导向叶片产生。
从DE 102004037157A1,这样的用于从气体中分离液体或液雾的液体分离器装置是已知的,其中替代导向叶片设置几乎沿管的整个 长度延伸的螺旋形导向部。这种多级管状分离器由至少一个板式基座(base support)组成,在该板式基座上布置至少一个液体分离器元件。后者由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流管组成。在流管中它们之间,设置有螺旋部,其螺旋形表面由管的内壁形成螺旋形流路。螺旋部具有比螺距的半匝小的长度。对于油的分离,可布置具有一些分离器元件的基座,其中旋转的指向在一个流路中可以相同或相对。如实施例中所述,分离器装置可被设置在迷宫式粗分离器后的阀盖的中空空间中。
从轴向进入流管的泄漏气体由螺旋部设定为旋转运动,其中油从气体中甩出,沉积在流管的内壁上,由气流传送到流管的出口,并且排出到虹吸管。布置在管状分离器或流管中的螺旋部产生旋转流,其中使待分离的微粒在流过一段时仅经受180°的转动。当连续布置两段时,流从第二段沿旋转的相对方向运动。在螺旋部后,旋转气流沿轴向移动。
发明内容
当来自轴向的流到达流管时,旋涡的程度更大,导致较低的旋转速度、较小的离心力、较小数目的旋转以及由此产生的较低程度的分离。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用于从气体分离液体的装置,特别是用于从内燃机的曲轴箱通风装置的泄漏气体分离油微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有简单的、节约成本的、和节省空间的结构,并且由此可实现高的分离性能。
根据本发明,由以下第1项中所述的特征实现此目的。第2项至第15项涉及有利的实施方式和进一步的开发。
第1项.一种用于从气体中分离液体的装置,所述装置由至少一个板式基座组成,所述板式基座中设置有数个具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的流管,其中液体将沉积在所述流管的内壁上,其特征在于,各个流管(2,2’)在其面向气体进入方向的端部具有至少一个切向布置的气体进口(3),并且所述各个流管(2,2’)在与之邻近的前侧(2a)处封闭,其中在所述流管(2,2’)中产生具有涡旋分量的组合的旋转和轴向流,其中各管中的旋转流重复旋转360°。
第2项.如第1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是用于从内 燃机的曲轴箱通风装置的泄漏气体中分离油微粒的装置。
第3项.如第1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进口(3)具有槽形或缝形设计。
第4项.如第1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流管(2,2’)具有数个具有径向偏移布置的气体进口(3)。
第5项.如第1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进口(3)具有不同的横截面积。
第6项.如第1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流管(2,2’)具有2至20mm的内径。
第7项.如第1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管(2,2’)的长度(L)至少为其内径(D)的两倍。
第8项.如第1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板式基座(1,1’)中的所述流管(2,2’)在它们的气体进口侧相互齐平,面侧开口(2a)通过盖板(5)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科汽车有限两合公司,未经聚科汽车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07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氢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
- 下一篇:透平的叶片紧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