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运行纱线进行热处理的方法以及执行该方法的捻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0748.4 | 申请日: | 200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6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西格弗里德·布伦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B3/04 | 分类号: | D06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德国雷姆***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行 纱线 进行 热处理 方法 以及 执行 捻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运行纱线进行处理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该方法的捻线 机。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公知处理纱线的方法以及执行这些方法的装置,所述方 法和装置用于在加捻或者并捻纱线之后提高纱线质量。因而纱线在加捻 之后进行热处理是常见的。热处理稳定了纱线在加捻之后的状态,并且 释放了纱线的内部扭力。此外,热处理导致纱线的收缩蓬松,从而增加 了纱线体积。
很久以来的常见做法是,在蒸汽装置(所谓的高压釜)内对卷绕在 筒子或者筒管上的纱线分批次进行热处理。在这样的情形下,同时定型 (set)多个筒子或筒管。
EP 1 348 785 A1和DE 103 48 278 A1公开了在捻线机的每个工作站上 对运行的纱线连续定型。从而廉价且高效地实现了定型过程。EP 1 348 785 A1和DE 103 48 278 A1分别示出了纱线以直线方式经过其中的热处理装 置。处于压力下的气体或者蒸汽形态的处理介质被吹入纱线处理室以便 进行热处理。随后的冷却过程使得纱线被定型。彼此面对的入口和出口 具有纱线闸口(Fadenschleusen),这些纱线闸口用于相对于外界环境密封 纱线处理室。分别通过位于该装置前面和该装置后面的输送系统使得纱 线穿过该装置。为此,这样致动各工作站的这两个输送系统,即,基本 以无张力的方式保持经过装置的纱线。如DE 103 48 278 A1所示,纱线在 离开处理装置之后直接卷绕在筒子上,以便继续加工成例如地毯等的后 续产品。
由按照这种方式处理和生产的纱线所制造的后续产品的质量还取决 于蓬松度。对例如萨克森质量的高档地毯而言,蓬松度应该特别高并且 重要的是要均匀。根据EP 1 348 785 A1,按照前述方式定型的纱线的蓬松 度,受到输送系统在纱线经过装置时的可预定的不同速度的影响。为此 要为两个输送系统预先设定不同的速度,以便达到预定的纱线性质值。 没有描述在设定的速度差由于干扰影响(disruptive influence)而发生偏 差时进行干预的调节装置。
从DE 103 48 278 A1中也不能得知输送系统的专用调节装置,因而 在处理过程中不能影响蓬松度。在处理中出现的干扰影响,例如输送系 统的意外转速偏差、不同的纱线喂入张力、由于磨损或输送系统罗拉在 纱线热处理期间的不同接触压力而造成的输送系统罗拉的直径偏差、或 者喂入材料的不均匀性,都不能得到补偿。然而,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纱线的蓬松度,并且进而影响后续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以及一种捻线机,该方法使纱线的 处理更加有效,该捻线机用于更简单和廉价地执行该方法。
通过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方法和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捻线机实 现所述目的。
本发明的有利构造方式在于本发明的其它方面。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通过位置可变的设备向经过的纱线施加 预定的力,采用在热处理所述纱线的过程中由基于干扰影响造成的纱线 张力变化所引起的所述设备的位置变化,作为控制参数,用来控制所述 输送系统中的至少一个。向经过的纱线施加预定的力,使得该设备在由 于干扰影响而使输送系统的速度发生改变情况下(这导致纱线张力相应 变化)发生位置变化。该设备的位置的改变是随着输送系统的速度变化 而进行的。也就是说,随着速度差增加、以及随之的纱线张力提高或纱 线长度缩短,该设备的位置将由于设备的运动而发生改变,所述运动与 施加到纱线上的力的作用方向相反。另一方面,输送系统的速度差的减 小将导致纱线张力降低或者纱线长度加大,这会导致形成环圈或者叠圈 (lap)。纱线张力的降低导致设备位置的动态变化,使得该设备在所施加 的力的作用方向上改变其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欧瑞康纺织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0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