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颖的分散剂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1018.6 | 申请日: | 2007-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5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D·塞特福德;J·J·马莱;C·J·科尔普;W·R·斯威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博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7/36 | 分类号: | B01F17/36;C09D7/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长青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颖 分散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有至少两个亲脂性基团的新颖分散剂,并且 该分散剂含有亲水性组分,亲水性组分以足以将两亲化合物在含水介 质中至少部分地分散的数量存在。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新颖分散剂在 各种应用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许多类型的乳化剂或分散剂在本领域是已知的,并且用在 许多乳化体系中,例如,油包水技术或水包油技术,这些在 McCutcheon′s Emulsifiers and Detergents,1993,North American & International Edition和/或Oxford University Press于2001 年出版的P.Becher所著的“Emulsions Theory and Practice”中有 公开。已知的许多分散剂源自于烷(烯)基琥珀酸酐或酸。然而,由于 衍生自烷(烯)基琥珀酸酐或酸的许多分散剂的亲脂性质,很难设计适 合用于油包水介质体系中的分散剂,这是由于烷(烯)基的亲脂性质。
国际出版物WO 03/029309 A2公开了用于水包油型应用中 的基于聚异丁烯的亲水性乳化剂。该乳化剂由下列部分组成:(a)源于 聚异丁烯的分子量为300和10,000之间的亲脂性部分;(b)包含聚环 氧乙烷链的亲水性部分;和(c)源于多元羧酸例如马来酸酐的连接部 分。
英国专利申请GB 2 017 719公开了两种类型的烷(烯)基琥 珀酸类聚酯的共混物。该共混物包含:(i)C8-18烷(烯)基琥珀酸酐与聚 亚烷基二醇的缩合产物,和(ii)C40-500烷(烯)基琥珀酸酐与聚亚烷基二 醇的缩合产物。
英国专利申请GB 2 117 398公开了适合于甲醇或乙醇在烃 类液体中乳化的表面活性剂组合物。该表面活性剂组合物是下列两种 表面活性剂的共混物:(i)10至90%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其源于一元 羧酸的残基和水溶性聚亚烷基二醇或聚亚烷氧基多元醇的另一个聚合 物残基;和(ii)90至10%的聚酯,其是通过聚(异丁烯基)琥珀酸或酸 酐与水溶性聚(亚烷基二醇)的缩合来获得的。
美国专利No.4,776,966公开了一种反相油基型乳液的钻 井液组合物,其包含由聚羧酸产生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和源于单烯烃 和马来酸酐的疏水性组分。马来酸酐可以进一步与包含羟基或氨基的 化合物例如多元醇或多胺反应。然而,该组合物仅仅适合用于油包盐 水的乳液,因为它需要用于乳液稳定作用的溶解的无机物质。
美国专利No.7,045,580公开了一种两亲的化合物,该两亲 的化合物包含:(a)亲脂性组分,该亲脂性组分是包含大约20或更多 碳原子的烃基团,(b)亲水性组分,其中亲水性组分来自于:(i)包含 2个或更多碳原子的氧化烯基的单体或低聚物;(ii)包含3个或更多 碳原子的氧化烯基的单体或低聚物;(iii)一种低聚物,该低聚物包 含:(1)包含3个或更多碳原子的氧化烯基;(2)包含2个或更多碳原 子的氧化烯基,条件是,组分(2)不同于组分(1);(iv)烃基取代的羟 基氨基;(v)多元醇基团;和(vi)多氨基基团(polyamino group); 和(c)共价连接亲水性组分和亲脂性组分的连接部分,其中亲水性组分 以足以将两亲化合物在水中至少部分地分散的数量存在。
欧洲专利申请EP 0 156 572 A2公开了源于共价连接在一 起的(a)疏水性组分和(b)亲水性组分的表面活性剂。亲水性组分进一 步包含阴离子团,其选自磷酸根、膦酸根、硫酸根、磺酸根和羧基甲 基。疏水性组分源自于包含2至6个碳原子的单烯烃的聚合物,典型 地具有400至5000的分子量范围。所公开的表面活性剂可有效用于油 包水或水包油乳液,并且可以结合进油相中。然而,当该表面活性剂 用于水包油乳液时,它们可以分散在具有高含量溶解的无机物质例如 氯化镁或氯化钙的水相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博润有限公司,未经路博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1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