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箔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31422.3 | 申请日: | 200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5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雨 |
主分类号: | B32B15/20 | 分类号: | B32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建秋;王凤桐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箔及其制备方法,更确切地说是涉及这样的一种铝箔 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铝箔上形成有氟塑料涂层从而防止在包装食品或烹饪 过程中食品接触铝箔而粘着在铝箔的表面上。
背景技术
被制成薄纸形的铝箔通常习惯用于包裹食品,例如肉、鱼或蔬菜,或者 用于烹饪加热器中,例如,烤箱或烤肉用煎锅等。用辊子将厚度为300-400 微米的铝盘辊压4次或5次,将铝箔制成厚度为12-20微米的铝盘。将厚度 为12-20微米的铝盘裁切成设定的尺寸,然后用于烹饪、包裹或包装食品。
但是,由于传统的铝箔表面光滑平整,它的热传导性强而且质地柔软, 因此,在使用铝箔时,当铝箔接近烹饪加热器的上表面时,热量被直接传导 到铝箔上,因此在烹饪时,例如,煎、烤或熏制时,食品很容易被烧焦而粘 着在铝箔的表面上。
为了防止这些现象,在烹饪前将油(例如烹饪油、奶油、人造黄油或动 物脂肪等)涂覆在铝箔表面上。但是,使用这些油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 响。
此外,由于传统的铝箔很薄,可能很容易被撕破。进一步说,由于食物 粘着在铝箔的表面上,铝箔可能很容易被撕破或损坏,因此不能在使用一次 后被重复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铝箔及其制备方 法,其中,铝箔上形成有氟塑料涂层从而防止在包装食品或烹饪过程中,食 品接触铝箔而粘着在铝箔的表面上。
本发明的另一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的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其中, 铝箔上形成有氟塑料涂层从而使铝箔变厚,以防止铝箔被撕破,并且能够防 止在包装食品或烹饪过程中,食品接触铝箔而粘着在铝箔的表面上,同时, 铝箔还能重复多次使用。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 具有光亮表面和非光亮表面的铝箔,该铝箔包括:
底层涂覆层,该底层涂覆层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底层涂覆液沉积 在铝箔的非光亮表面上,并在20-110℃下对所述沉积在铝箔的非光亮表面上 的底层涂覆液进行干燥,然后在0-20℃下冷却;
中间涂覆层,该中间涂覆层是通过将中间层涂覆液沉积在底层涂覆层的 上部而形成的;以及
二次涂覆层,该二次涂覆层是通过下述方法形成的:将二次涂层涂覆液 沉积在中间涂覆层的上部,并在60-430℃下对沉积在中间涂覆层的上部的涂 覆液增塑3-5分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箔的制备方法,该铝箔的 制备方法包括:
形成一次底层涂覆层的步骤,该步骤包括:将底层涂覆液沉积在铝箔的 表面上,以形成一次底层涂覆层;
硬化步骤,该步骤包括:在20-110℃下对形成有底层涂覆层的铝箔进行 干燥后,在0-20℃下对形成有底层涂覆层的铝箔进行冷却从而使所述底层涂 覆层硬化;
形成中间涂覆层的步骤,该步骤包括:在底层涂覆层的上部沉积中间层 涂覆液,以形成中间涂覆层;
形成二次涂覆层的步骤,该步骤包括:在中间涂覆层的上部沉积二次涂 层涂覆液,从而形成二次涂覆层;以及
增塑步骤,该步骤包括:在60-430℃下对依次形成有中间涂覆层和二次 涂覆层的铝箔增塑3-5分钟,以使中间涂覆层和二次涂覆层硬化。
优选但非必要的是,所述中间层涂覆液为一种含有氟塑料分散液、颜料、 珍珠粉(pearl)、表面活性剂和蒸馏水的混合物,并且,所述二次涂层涂覆液 含有氟塑料分散液、珍珠粉、表面活性剂和蒸馏水的混合物。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铝箔上形 成有氟塑料涂层从而防止了在包装食品或烹饪的过程中,食品接触铝箔而粘 着在铝箔的表面上。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济的铝箔及其制备方法,其 中,所述铝箔上形成有氟塑料涂层从而使铝箔变厚以防止铝箔被撕破,并且 能够防止在包装食品或烹饪过程中,食品接触铝箔而粘着在铝箔的表面上, 同时,铝箔还能重复多次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以及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 或其它目的和/或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铝箔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2-4为根据本发明的铝箔制备方法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雨,未经李春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1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用空调装置
- 下一篇:含有碳纤维的叠层成型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