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研磨或切割工具的半制品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2031.3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1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塞德里克·谢里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塞德里克·谢里登 |
主分类号: | C09K3/14 | 分类号: | C09K3/14;B24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张 英 |
地址: | 卢森堡*** | 国省代码: | 卢森堡;LU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研磨 切割 工具 半制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制造研磨或切割工具的半制品(中间产 物或半成品,intermediate product),具体而言,涉及可成形为所需 形状并且可经受高温处理以形成研磨或切割工具的半制品。
背景技术
用于切割和/或研磨的工具通常由其中嵌有诸如金刚石的微小 磨粒的适合基质材料制造而成。基本上,这类工具是通过传统的粉 末冶金技术而形成的,其中,最初将磨粒与粉末形式的基质材料(如 金属、合金、金属碳化物等,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与某些粘合剂混 合,然后使该混合物经历模压从而使该混合物粘合并成形为所需的 工具。在所谓的热压方法(hot-pressing method)中,将混合物置于 模具(该模具具有待形成的研磨工具的形状)中,并在高压和高温 下进行压制,以使可烧结材料得到烧结。依照“冷压烧结”技术, 首先将混合物在高压下压制为所需的工具形状,然后在炉中高温煅 烧以烧结工具。作为这些压紧技术(compaction technique)的替换, 例如从文献EP 0 754 106 B1中可知,提供柔软并且易发生变形的预 成品(preforms),该预成品为含有粉末形式的基质材料、磨粒和某 些液态粘合剂相的浆料或糊的形式。这种软的且易变形的预成品随 后在压力下进行烧结。以这些方式或类似方式制造的工具通常称为 金属粘结的(metal-bonded)研磨或切割工具。
研磨或切割工具的效力和寿命,尤其由磨粒在工具表面或体积 上分布的均匀度、以及磨粒在周围基质材料内的固位力(retention strength)所决定。在按照上述任一种技术制造的工具中,磨粒是随 机分布的,这意味着至少某些磨粒靠近在一起,并可能彼此接触, 而工具的某些区域可能仅有非常低密度的磨粒。实际上,这不利地 影响着工具的切割或研磨性能。美国专利3,779,726教导的方法首 先克服了在全部基质材料中均匀分布磨粒的困难。该文献建议,在 可烧结的材料粉末和粘合剂的存在下翻搅磨粒,同时将受控量的水 喷洒在其上。这样,每个磨粒个别(单个)地涂覆有可烧结的微粒 体,由此形成颗粒,即所谓的“球粒”。随后将这些球粒在高压(35 吨/平方英寸,即约5000大气压)下压制成所需的形状,这可以在 与颗粒状金属粉末混合之后进行。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将小球粒 和金属粉末混合可能引起金属粉末和球粒间偏析(分层, segregation)的问题。美国专利4,770,907中公开了另一种用于单独 涂覆磨粒的方法。该方法开始于制备所选的金属粉末和以预定的相 对浓度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粘合剂的浆料。然后使磨粒芯在工作器 皿中流化,并在流化过程中将浆料喷射到磨粒芯上,由此在每个磨 粒上形成大体均匀的浆料涂覆层并干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改进研磨或切割工具的生产。
该目的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制品而实现的。
按照本发明,用于制造研磨或切割工具而使用的半制品是以柔 软易变形的糊状物形式提供的,包括粉末状可烧结基质材料、粘合 剂和用于粘合剂的溶剂,该糊状物中分散有超硬磨料颗粒,这些超 硬磨料颗粒被个别地壳封(包封,encrust)在预烧结材料的涂层内。
出于本发明的目的,与“糊状物”结合使用的术语“柔软的” 和“易变形的”,表明糊状物具有近似于雕塑粘土的稠度,因此可 以手工塑形。然而,应该注意,可烧结基质材料的颗粒和超硬磨料 本身极硬,而糊状物的软度和延展性由使硬质颗粒彼此粘附的粘合 剂及其溶剂决定。此外应该注意,本文中的“超硬磨料颗粒”可包 括金刚石、氮化硼颗粒等颗粒。术语“超硬”用来表明壳封的颗粒 相对于可烧结基质材料颗粒(如碳化钨、熔融碳化钨、碳化钨-钴、 镍、锡、铬、钴、青铜、铜合金等)具有增加的硬度,有人将这些 基质材料颗粒称作“研磨”颗粒。术语“预烧结涂层”或“预烧结 材料的涂层”意指已经经受高温处理以便在超硬磨料颗粒上形成硬 壳的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德里克·谢里登,未经塞德里克·谢里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20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