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轴取向的电绝缘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2053.X | 申请日: | 200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1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D·布施;T·摩尔;J·费比格;F·雅克布斯;Y·丹尼尔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里奥凡德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博里利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H01G4/30;H01B3/4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明海 |
地址: | 德国诺***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 绝缘 薄膜 | ||
1.双轴取向的电绝缘薄膜,所述电绝缘薄膜含有由聚丙烯P1和 与其不同的聚丙烯P2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聚丙烯P1是线性聚丙烯且 具有>5的Mw/Mn和至少95%的内消旋五单元组等规率,且聚丙烯P2具 有长链支化,其中所述混合物含有70至99重量%的P1和1至30重 量%的P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绝缘薄膜,其特征在于,聚丙烯P2 的支化指数g’在0.6至0.9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电绝缘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含 有95-100重量%的所述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绝缘薄膜,其特征在于,聚丙烯P1具 有>95%的基于三单元组的链等规率指数。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绝缘薄膜,其特征在于,聚丙烯P1具有>95 至99.9%的基于三单元组的链等规率指数。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绝缘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由P1和P2 组成的混合物具有<50ppm的灰分含量,和最高10ppm的氯含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绝缘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由P1和 P2组成的混合物具有10-40ppm的灰分含量,和>0至5ppm的氯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绝缘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单侧地 或两侧地在其表面上被金属化。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绝缘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具有最高 20μm的厚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绝缘薄膜作为在电容器 中的电介质薄膜的用途。
11.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绝缘薄膜的电容 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里奥凡德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博里利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特里奥凡德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博里利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205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章
- 下一篇:用于由经过涂覆的合成材料织物制造袋子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