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窥镜的前端罩和带罩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2296.3 | 申请日: | 2007-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1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一村博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G02B2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窥镜 前端 | ||
1.一种内窥镜的前端罩,所述内窥镜在其用于插入管腔内的插入部的前端部具有在使被检体和观察光学系统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观察的第1观察部、和在使所述被检体和观察光学系统不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观察的第2观察部,而且所述第2观察部能够切换为广角观察用的普通观察状态和放大观察用的放大观察状态,所述前端罩具有装配在所述内窥镜上的筒状的罩主体,所述罩主体的基端部装配在所述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在所述罩主体的前端部配设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弹性变形部,在所述第2观察部的所述放大观察时,所述弹性变形部的前端部抵接于所述被检体以对所述第2观察部的观察位置进行定位,并且在所述第1观察部的接触观察时,所述弹性变形部能够弹性变形到所述第1观察部与所述被检体抵接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前端罩,其中,
对于所述罩主体,在所述第2观察部的放大观察时,所述弹性变形部的前端部配置在所述第2观察部的远点侧的景深与近点侧的景深之间的观察深度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前端罩,其中,
所述罩主体的装配在所述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的装配部和所述弹性变形部分体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的前端罩,其中,
所述弹性变形部利用比所述装配部柔软的材料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前端罩,其中,
所述罩主体的装配在所述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的装配部和所述弹性变形部利用相同材料形成,
所述弹性变形部利用壁部的壁厚小于所述装配部的薄壁部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前端罩,其中,
所述罩主体的装配在所述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的装配部和所述弹性变形部利用相同材料形成,
所述弹性变形部在所述罩主体的壁部的前端部形成缺口部,以使壁部比所述装配部柔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前端罩,其中,
所述罩主体的装配在所述前端部的外周面上的装配部和所述弹性变形部利用相同材料形成,
所述弹性变形部在所述罩主体的壁部形成开口部,以使壁部比所述装配部柔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的前端罩,其中,
所述弹性变形部的基端部的位置配置为比所述第1观察部的前端位置更靠后部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的前端罩,其中,
所述弹性变形部的所述开口部的后端部的位置配置为比所述第1观察部的前端位置更靠后部侧。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的前端罩,其中,
所述弹性变形部的所述薄壁部的基端部的位置配置为比所述第1观察部的前端位置更靠后部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的前端罩,其中,
所述弹性变形部的所述缺口部的基端部的位置配置为比所述第1观察部的前端位置更靠后部侧。
12.一种内窥镜的前端罩,所述内窥镜在其用于插入管腔内的插入部的前端部能够切换为在使被检体和观察光学系统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观察的接触观察状态、和在使所述被检体和所述观察光学系统不接触的状态下进行观察的不接触观察状态,而且在所述不接触观察状态时能够将所述观察光学系统切换为广角观察用的普通观察状态和放大观察用的放大观察状态,所述前端罩具有装配在所述内窥镜上的筒状的罩主体,所述罩主体的基端部装配在所述前端部的外周面上,在所述罩主体的前端部配设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变形部,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弹性变形部,在所述放大观察时,所述弹性变形部的前端部抵接于所述被检体以对所述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位置进行定位,并且在所述接触观察时,所述弹性变形部能够弹性变形到所述观察光学系统与所述被检体抵接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未经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22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窥镜装置
- 下一篇:区分移动媒体播放器文件优先性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