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染料敏化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3174.6 | 申请日: | 200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2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福井笃;山中良亮;福家信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4/00 | 分类号: | H01M14/00;H01L31/04;H01M2/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封新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染料 敏化型 太阳能电池 组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该太阳能电池组件具有一对导电性基材,形成在该一对导电性基材之间的、多个相邻且电串联连接的光电转换元件,和形成在相邻的上述光电转换元件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的一对导电性基材中至少一片具有透光性,且在所述一对基材的各相对面并列形成有多个导电层,其中,所述的光电转换元件具有吸附有染料的多孔半导体层、电解质层及催化剂层,所述的绝缘层形成了2层以上的层结构,并且,
各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发挥控制基材间缝隙的作用,其余的绝缘层在进行基材贴合时发挥结合、固定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所述绝缘层是由第1绝缘层和第2绝缘层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第1绝缘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第2绝缘层的厚度,且所述第1绝缘层起到控制基材间缝隙的作用,所述第2绝缘层起到使一对基材相结合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所述第1绝缘层由无机材料制成,第2绝缘层由含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所述绝缘层是还具有第3绝缘层的三层结构,在所述第3绝缘层和第1绝缘层之间设置有第2绝缘层,第1绝缘层的膜厚与第3绝缘层的膜厚之和等于或大于第2绝缘层的膜厚,且所述第1绝缘层和第3绝缘层起到控制基材间缝隙的作用,所述第2绝缘层起到使一对基材相结合的作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所述第1绝缘层和第3绝缘层由无机材料制成,第2绝缘层材料由含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所述无机材料包含二氧化硅,所述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包含光敏性树脂或固化温度在200℃以下的热固化性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分别沿着一个光电转换元件和与其相邻的其它光电转换元件设置有一对所述绝缘层,且在上述的一对绝缘层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的一对导电层电连接的连接导电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导电层是由第1连接导电层和第2连接导电层构成的双层结构,所述第1连接导电层的厚度等于或大于第2连接导电层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其中,所述第2连接导电层由固化温度在200℃以下的导电性材料制成。
10.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和步骤(B),其中,
步骤(A):准备一对基材,在该对基材中的一片或两片基材的导电层上及基材表面上沿基材厚度方向以指定间隔形成多条带状绝缘层,其中,所述的一对基材中的至少一片具有透光性,且在所述一对基材的各个表面并列形成有多个导电层,并且
所述带状绝缘层形成了2层以上的层结构,且
各绝缘层中的至少一个发挥控制基材间缝隙的作用,其余的绝缘层在进行基材贴合时发挥结合、固定作用;
步骤(B):在上述多个导电层上形成光电转换元件,该光电转换元件具有吸附有染料的多孔半导体层、电解质层及催化剂层;
其中,在上述步骤(B)之前或之后进行上述步骤(A)的第一次绝缘层形成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制备方法,其中,
在所述步骤(B)之前,在所述步骤(A)的第一次绝缘层形成步骤中,在所述的一对基材中的一片或两片基材的导电层上及基材表面上形成多条绝缘层;
然后,在步骤(B)中进行下述步骤:
步骤(1):在一对基材的各导电层上的所述绝缘层间形成多孔半导体层及催化剂层;
步骤(2):在上述的多孔半导体层上吸附染料;
步骤(3):在上述的绝缘层上涂布未固化树脂材料;
步骤(4):层叠一对基材,使得所述一对基材中的多孔半导体层和催化剂层处于彼此相对的状态,然后使上述的未固化树脂材料固化从而形成第2绝缘层;
步骤(5):在所述的一对基材之间注入电解液,从而在多孔半导体层和催化剂层之间形成电解质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317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池用隔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锂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