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矩阵基板及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3442.4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2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津幡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2F1/133;G09G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侯颖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矩阵 具备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薄膜晶体管等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基板、以及具备该有源矩阵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等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源矩阵基板正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和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例如,在有源矩阵型显示装置中,液晶面板及其驱动电路构成主要部分,液晶面板通常由以下构成:将包含作为开关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以下简称为「TFT」。)和像素电极等的像素电路配置成矩阵状的有源矩阵基板;在玻璃等透明绝缘性基板的整个面上依次层叠对置电极和取向膜的对置基板;夹在两个基板之间的液晶层;以及粘贴在两个基板各自的外表面上的偏光板。
图23是表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以往的有源矩阵基板700的构造的平面图,表示相当于一个像素部分的图形结构。有源矩阵基板700具有:多个数据信号线715;与该多个数据信号线715交叉的多个扫描信号线716;在该多个数据信号线715和该多个扫描信号线716的各交叉点附近形成的作为开关元件的TFT712;以及像素电极717。扫描信号线716还兼作为TFT712的栅极电极,TFT712的源极电极719连接于数据信号线715,漏极电极708通过漏极引出电极707连接于像素电极717。在漏极引出电极707和像素电极717之间配置的绝缘膜中开孔,从而形成连接漏极引出电极707和像素电极717的接触孔710。像素电极717是ITO(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等的透明电极,使得来自包含该有源矩阵基板700的液晶面板的后方的光(背光)透过。
该有源矩阵基板700中,利用作为提供给扫描信号线716的扫描信号的栅极接通电压,使得TFT712为接通状态(源极电极719与漏极电极708接通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提供给数据信号线715的数据信号通过源极电极719、漏极电极708和漏极引出电极707而写入像素电容(由像素电极717和对置电极形成的电容)。 此外,在该有源矩阵基板700中,沿扫描信号线716形成保持电容线718,该保持电容线718具有避免TFT712断开期间中的液晶层自放电等的功能。
另外,在CRT(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管)之类的脉冲型显示装置中,若着眼于每个像素,则显示图像的点亮期间和不显示图像的熄灭期间交替反复地进行。即使是在例如进行动态图像显示时,也由于在进行一个画面大小的图像改写时插入了熄灯期间,所以人的视觉上不会产生运动物体的残像。因此,可清晰地区分背景和物体,观看动态图像无不协调感。
相反的,在使用上述有源矩阵基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之类的保持型显示装置中,每个像素的亮度由各个像素电容中所保持的电压决定,一旦进行改写,则像素电容中的保持电压就维持一帧期间。这样在保持型显示装置中,由于作为像素数据而应保持在像素电容中的电压一旦写入,就会保持到下次改写为止,所以各帧的图像与其前一帧的图像在时间上相接近。由此,在显示动态图像时,人的视觉上会产生运动物体的残像。例如如图22所示,表示运动物体的图像OI产生类似拖尾的残像AI(以下,将该残像称为「拖尾残像」)。
在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等保持型显示装置中,由于在动态图像显示时会产生上述的拖尾残像,所以对于主要进行动态图像显示的电视机等的显示器,一直以来一般都采用脉冲型显示装置。但是,近年来,对于电视机等的显示器迫切要求其轻量化和薄型化,从而迅速促进了对上述显示器采用易于轻量化和薄型化的液晶显示装置之类的保持型显示装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4-30999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5-11934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3-25591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3-6691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9-24399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专利特开2004-615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3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