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避雷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3588.9 | 申请日: | 200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2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9 |
发明(设计)人: | 郑龙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龙基 |
主分类号: | H01T4/00 | 分类号: | H01T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雷器 | ||
1.一种避雷器,包括:
导电杆,安装在需要防雷击的物体的上部,并连接于地面装置;
绝缘体,与导电杆的上末端接合;
连接部件,与所述导电杆的上末端接合,并位于所述绝缘体下方;
复数个副杆,与形成在所述连接部件外周上的连接孔螺纹啮合,并环绕所述导电杆在所 述导电杆的径向方向上排列;
充电管,具有供所述副杆穿过的圆柱状主体,以及具有被切割并朝向所述副杆弯曲的针 状凸体,用于充入空间电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进一步包括:
第一充电装置,在所述绝缘体的下方,通过绝缘主体作为介体,与所述导电杆接合,并 充有雷雨云带来的、分布在空气中的空间电荷;以及
放电装置,与所述导电杆接合,位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下方,以对应于所述第一充电装 置,并充有由地面供给的地面电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由介电材料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材料选自二氧化钛(TiO2)和 二氧化硅(SiO2)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为圆盘状,具有中央 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呈反转抛物线形状, 具有中央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装置为圆盘板形,具有中央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由电绝缘性聚合物体形成。
9.一种避雷器,包括:
导电杆,安装在需要防雷击的物体的上部,并连接于地面装置;
绝缘体,与导电杆的上末端接合;
充电管,具有供所述导电杆穿过的圆柱状主体,以及具有被切割并朝向所述导电杆弯曲 的针状凸体,并充有空间电荷;以及
第一充电装置,在所述绝缘体的下方,通过绝缘主体作为介体,与所述导电杆接合,并 充有雷雨云带来的、分布在空气中的空间电荷;
放电装置,与所述导电杆接合,位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下方,以对应于所述第一充电装 置,并充有由地面供给的地面电荷;
若干个充电销,用于连接所述充电管及所述第一充电装置,
其中,所述充电销的一侧朝向所述第一充电装置的内部表面弯曲,且在它们的极距处点 焊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的内部表面,其另一侧向所述充电管的内侧延伸,点焊于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主体由介电材料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电材料选自二氧化钛(TiO2) 和二氧化硅(SiO2)中的任意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避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装置呈反转抛物线形状, 具有中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龙基,未经郑龙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358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