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含邻氨基苯甲酰胺杀虫剂和杀真菌剂的农药混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34041.0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6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J·兰杰瓦德;R·施蒂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56 | 分类号: | A01N43/56;A01N43/90;A01P7/04;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金辉;林柏楠 |
地址: | 德国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含 氨基 甲酰胺 杀虫剂 真菌 农药 混合物 | ||
1.一种以协同增效有效量包含如下物质作为活性组分的三元农药混 合物:
1)式I的邻氨基苯甲酰胺氨磺酰化合物:
其中取代基如下所定义:
B1为氢、氰基或氯;
B2为溴或CF3;和
R为氢或C1-C6烷基;
和
2)一种选自下列组的杀真菌化合物II:
A)唑类,例如双苯三唑醇、糠菌唑、环唑醇、噁醚唑、烯唑醇、烯 菌灵、氧唑菌、喹唑菌酮、腈苯唑、氟硅唑、粉唑醇、己唑醇、酰胺唑、 环戊唑醇、环戊唑菌、腈菌唑、戊菌唑、丙环唑、丙硫菌唑、硅氟唑、三 唑酮、唑菌醇、戊唑醇、氟醚唑、戊叉唑菌;
丙氯灵、稻瘟酯、烯菌灵、氟菌唑、氰霜唑;
苯菌灵、多菌灵、涕必灵、麦穗宁;
噻唑菌胺、氯唑灵、土菌消;
B)嗜球果伞素,例如腈嘧菌酯、醚菌胺、烯肟菌酯、氟嘧菌酯、亚胺 菌、叉氨苯酰胺、肟醚菌胺、啶氧菌酯、唑菌胺酯、肟菌酯;
C)羧酰胺,例如萎锈灵、苯霜灵、啶酰菌胺、环酰菌胺、氟酰胺、丙 氧灭绣胺、甲霜灵、精甲霜灵、甲呋酰胺、噁霜灵、氧化萎锈灵、吡噻菌 胺、溴氟唑菌、烯酰吗啉、氟吗啉;
氟吡菌胺、苯酰菌胺;
双氯氰菌胺、双炔酰菌胺;
D)杂环化合物,例如氟啶胺、啶斑肟;
磺嘧菌灵、环丙嘧啶、异嘧菌醇、嘧菌腙、嘧菌胺、氟苯嘧啶醇、二 甲嘧菌胺;
嗪氨灵、唑菌嗪;
拌种咯、氟噁菌;
吗菌灵、丁苯吗啉、克啉菌;
苯锈啶、异丙定、杀菌利、烯菌酮;
噁唑酮菌、咪唑菌酮、噻菌灵;
吲唑磺菌胺、敌菌灵、哒菌清、咯喹酮、丙氧喹啉、三环唑;
噻二唑素、敌菌丹、克菌丹、灭菌丹、氰菌胺、喹氧灵;
E)氨基甲酸盐类,例如代森锰锌、代森锰、威百亩、代森联、福美铁、 甲基代森锌、福美双、代森锌、福美锌;
乙霉威、异丙菌胺、苯噻菌胺、百维灵;
和
F)选自下列的其它活性化合物:
胍类:多果定、双胍辛醋酸盐、双胍盐;
抗菌素类:春雷素、多氧霉素、井冈霉素;
硝基苯基衍生物:敌螨普,
含硫的杂环基化合物:二噻农、稻瘟灵;
有机金属化合物:三苯锡基盐
有机磷化合物:克瘟散、异稻瘟净、乙膦铝、定菌磷、甲基立枯磷;
有机氯化合物:百菌清、抑菌灵、磺菌胺、六氯苯、四氯苯酞、戊菌 隆、五氯硝基苯、对甲抑菌灵;
无机活性化合物:波尔多液、氢氧化铜、王铜、碱式硫酸铜、硫;
其他:环氟菌胺、清菌脲、甲菌定、乙菌定、呋氨丙灵、苯菌酮和螺噁 茂胺;
和
3)一种选自上述A)-F)和G)-J)组的杀真菌化合物III:
G)选自下列的嗜球果伞素:(2-氯-5-[1-(3-甲基苄氧亚氨基)乙基]苄基) 氨基甲酸甲酯、(2-氯-5-[1-(6-甲基吡啶-2-基甲氧亚氨基)乙基]苄基)氨基甲 酸甲酯和2-(邻-(2,5-二甲基苯氧基亚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H)选自下列的羧酰胺:呋吡唑灵、噻酰菌胺、N-(4’-溴联苯-2-基)-4- 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酰胺、N-(4’-三氟甲基联苯-2-基)-4-二氟甲基-2- 甲基噻唑-5-甲酰胺、N-(4’-氯-3’-氟联苯-2-基)-4-二氟甲基-2-甲基噻唑-5-甲 酰胺、N-(3’,4’-二氯-4-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 N-(3’,4’-二氯-5-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吡唑-4-甲酰胺;3,4-二氯 -N-(2-氰基苯基)异噻唑-5-甲酰胺;N-(2′,4′-二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 基-1H-吡唑-4-甲酰胺;N-(2′,4′-二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 -4-甲酰胺;N-(2′,4′-二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2′,4′-二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二 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二氯联苯-2- 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二氟联苯-2-基)-3-二氟 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5′-二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 基-1H-吡唑-4-甲酰胺;N-(3′,5′-二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 -4-甲酰胺;N-(3′,5′-二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3′,5′-二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5′-二 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氟联苯-2-基)-1- 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3′-氯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 基-1H-吡唑-4-甲酰胺;N-(3′-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 甲酰胺、N-(3′-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 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氯联苯-2-基)-1- 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N-(2′-氟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 基-1H-吡唑-4-甲酰胺;N-(2′-氯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 甲酰胺;N-(2′-氟-4′-氯-5′-甲基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 甲酰胺;N-(3′,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3′,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2′,4′,5′-三氟联苯-2-基)-1-甲基-3-二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3′,4′,5′-三氟联苯-2-基)-3-氯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2-(1,1,2,3,3,3-六氟丙氧基)苯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2-(1,1,2,3,3,3-六氟丙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2-(2-氯-1,1,2-三氟乙氧基)苯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2-(2-氯-1,1,2-三氟乙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2-(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2-(1,1,2,2-四氟乙氧基)苯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4′-(三氟甲硫基)联苯-2-基)-3-二-氟甲基-1-甲基-1H-吡唑-4-甲酰胺; N-(4′-(三氟甲硫基)联苯-2-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5-氟 -1,3-二甲基-1H-吡唑-4-甲酸[2-(1,2-二甲基-丙基)-苯基]-酰胺、氟联苯菌、 氯环丙酰胺,以及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甲氧基苯基)乙 基)-2-甲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N-(2-(4-[3-(4-氯苯基)丙-2-炔基氧基]-3- 甲氧基苯基)乙基)-2-乙磺酰氨基-3-甲基丁酰胺;
I)选自下列的杂环化合物:
4-十二烷基-2,6-二甲基吗啉、异噻菌酮、吲唑磺菌胺、哒菌清、5-氯-7-(4- 甲基哌啶-1-基)-6-(2,4,6-三氟苯基)[1,2,4]三唑并[1,5-a]嘧啶、6-(3,4-二氯苯 基)-5-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6-(4-叔丁基苯基)-5-甲基-[1,2,4] 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5-甲基-6-(3,5,5-三甲基己基)-[1,2,4]三唑并[1,5-a] 嘧啶-7-基胺、5-甲基-6-辛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6-甲基-5-辛 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6-乙基-5-辛基-[1,2,4]三唑并[1,5-a]嘧 啶-7-基胺、5-乙基-6-辛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5-乙基-6-(3,5,5- 三甲基己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6-辛基-5-丙基-[1,2,4]三唑并 [1,5-a]嘧啶-7-基胺、5-甲氧基甲基-6-辛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 6-辛基-5-三氟甲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和5-三氟甲基-6-(3,5,5- 三甲基己基)-[1,2,4]三唑并[1,5-a]嘧啶-7-基胺、2-丁氧基-6-碘-3-丙基苯并吡 喃-4-酮;棉隆、3-[5-(4-氯苯基)-2,3-二甲基异噁唑烷-3-基]吡啶;
和
J)选自下列的其它活性化合物:威百亩、3-(4-氯苯基)-3-(2-异丙氧羰 基氨基-3-甲基丁酰氨基)丙酸甲酯;链霉素、乐杀螨、敌螨通;
薯瘟锡、藻菌磷、亚磷酸及其盐、六氯苯、甲基托布津,和醋酸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夫欧洲公司,未经巴斯夫欧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40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