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刷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4375.8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6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袴田佑辅;小林利彰;加藤孝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狮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6D1/00 | 分类号: | A46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劲松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刷,其使用由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树脂构成的用毛。
本申请对2006年9月1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6-252676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牙刷的用毛通常使用尼龙树脂(6-12尼龙、6-10尼龙)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树脂等合成树脂,部分也使用如猪鬃的天然毛。
另外,近年来作为用毛提案有使用由聚酯树脂即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树脂构成的单丝的牙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及由兼备透明性和柔软性、耐久性的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类单丝构成的牙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作为用毛使用PTT树脂的牙刷由于弯曲恢复性及柔软性优良,所以与使用尼龙树脂或PBT树脂的情况相比,用毛不容易散开,能够长时间维持高的清扫力。
但是,使用由PTT树脂构成的用毛的牙刷由于用毛不容易散开,牙刷的替换时间不明确,所以长时间被使用,而对用毛持续施加反复的力,故用毛往往发生劈开或折断的机械性断裂。
为了提供由PTT树脂构成的用毛不断裂的牙刷,提供了一种牙刷,该牙刷将由PTT树脂和聚酯类树脂构成的合成树脂制单丝作为用毛(参照专利文献6)。
另外,由于使用由PTT树脂构成的用毛的牙刷显示劣化状态,所以提案了一种技术,该技术将用于用毛的PTT毛做成双层的芯鞘结构,用毛的颜色或颜色的浓度随磨耗发生变化(参照专利文献7)。专利文献7记载的技术不根据毛头的打开程度就能够知道牙刷的替换时间。
另一方面,作为牙刷的用毛,在刷毛的周围及切断端面全区域形成凹凸,能够很好地清洁牙齿及按摩牙龈(参照专利文献8)。另外,作为使用PTT树 脂的牙刷,也有在由PTT纤维构成的芯材的周围植设有通过制纽加工而织入细丝的制纽鬃丝的牙刷(参照专利文献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732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际公开01/75200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01-51137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6-225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3727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5-270366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5-103184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实开昭61-177027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4-81647号公报
但是,具备使用目前的PTT树脂的用毛的牙刷有时由所有用毛不容易散开而长时间使用,从而不能够充分防止用毛的劈开或折断的机械性断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点而开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刷,该牙刷不容易发生用毛的劈开或折断的机械性断裂,且根据用毛的散开程度,明确牙刷的替换时间。
本发明者对PTT用毛的机械性断裂进行了如下研究,想出了本发明的牙刷。
即,在牙刷上植设有PTT用毛的情况下,由于毛因高的弯曲恢复性而难于打开,所以与使用尼龙树脂或PBT树脂的情况相比,能够长时间使用。因此,刷扫作用于用毛的负荷也持续长时间。通常,牙刷的用毛为直线形状,刷扫时作用于用毛的应力集中在用毛的根部(植设于植毛台的紧贴根部分),在用毛的根部作用大的负荷。因此,用毛的劈开或折断的机械性断裂在用毛的根部发生。
另外,为了防止PTT用毛的机械性断裂,考虑明确牙刷的替换时间,督促牙刷的替换,在PTT用毛发生机械性断裂之前替换牙刷。为了明确牙刷的替换时间,可考虑用毛径变细、用毛容易散开,从视觉上进行判断。但是,当单纯变细用毛径时,用毛变柔软,刷扫力降低、或用毛的强度降低,用毛往往发生折断。
于是,本发明者不断锐意研究发现了本发明的牙刷,该牙刷将PTT用毛的形状做成因刷牙作用于用毛的应力不只集中在用毛的根部,而且用毛的散开程度(植毛部散开率)为与用毛的劣化状态相对应的形状,由此确保充分的耐久性,同时使牙刷的替换时间明确,从而能够防止PTT用毛的机械性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狮王株式会社,未经狮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4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