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闭装置以及换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4379.6 | 申请日: | 2007-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7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五十里良雄;殿垣内崇;石川诚;藤泽秀行;安井伸行;清本训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F24F7/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闭 装置 以及 换气 | ||
1.一种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流入侧连接口,其与风流入一侧连接;
流出侧连接口,其与使风流出一侧连接;
开闭器安装部,其设于所述流入侧连接口和所述流出侧连接口之间且比所述流出侧连接口的内径大;
开闭器,其防止外部风从所述流出侧连接口侵入;
开闭器安装框,其嵌插在所述开闭器安装部的内侧,在所述开闭器安装部和所述流出侧连接口之间的台阶部内安装所述开闭器;
开闭器支承轴,其位于所述台阶部,并支承所述开闭器,
当所述开闭器闭锁时,将在所述开闭器和所述开闭器安装部的内侧之间形成的间隙遮蔽的肋部与所述开闭器抵接,
所述肋部的上端部相对于所述开闭器支承轴设于所述流入侧连接口的一侧,所述肋部的下端部相对于所述开闭器支承轴设于所述流出侧连接口的一侧,
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之间形成以所述开闭器安装部和流出侧连接口的台阶差为边界,所述肋部的抵接部位在所述流出侧连接口方向和所述流入侧连接口方向上切换位置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器具有设置在所述开闭器的左右端部的弯曲形状部,且
在所述开闭器开口时,并从所述流出侧连接口正面观察时,所述弯曲形状部以与所述流出侧连接口的内径同径吻合地弯曲,
所述开闭器安装框具有抵接肋部,该抵接肋部与所述弯曲形状部的轮廓吻合,并在所述开闭器闭锁时与所述开闭器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开闭器的侧面看,所述弯曲形状部在相对于开闭器的面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于通过弯曲形状部的顶点的轴线,弯曲形状非对称,相对于所述轴线,所述开闭器支承轴所在的一侧的弯曲直径形成得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曲形状部在所述开闭器的闭锁时与所述抵接肋部吻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开闭器的侧面看,所述弯曲形状部在相对于开闭器的面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于通过弯曲形状部的顶点的轴线,弯曲形状非对称,相对于所述轴线,所述开闭器支承轴所在的一侧的弯曲直径形成得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器为金属制,
在所述开闭器上形成有插入所述开闭器支承轴部的插入孔,
所述插入孔具有在形成加工所述插入孔时所产生的毛刺不接触所述开闭器支承轴部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器的材质为金属制。
8.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器还具备撞击缓冲用的衬垫,该衬垫卷附或粘贴在相对于所述开闭器支承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开闭器最外端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器的材质为树脂制。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器安装部和所述开闭器安装框一体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器的材质为金属制。
12.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器还具备撞击缓冲用的衬垫,该衬垫卷附或粘贴在相对于所述开闭器支承轴的轴线垂直的方向上的所述开闭器最外端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闭器的材质为树脂制。
14.一种换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装置;
在所述开闭装置的所述流出侧连接口上连接的通道,
所述开闭装置的所述流入侧连接口与喷出口连接而进行换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437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定血清游离肉碱的试剂
- 下一篇:包含有机凝胶因子的牙科用组合物、产品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