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手持设备的按钮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5350.X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7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R·卡巴勒罗;T·达伯夫;张志军;J·B·菲尔森;E·A·桑福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苹果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08 | 分类号: | H01Q1/08;H01Q1/24;H01Q1/4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镇江 |
地址: | 美国加***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手持 设备 按钮 天线 | ||
本申请要求于2006年9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 No.11/527192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天线,更具体地涉及无线手持电子设备中的基 于按钮的天线。
背景技术
诸如媒体播放器的手持电子设备有时构造有金属壳体。金属壳体 趋向于比塑料外壳更加持久,并且可以具有优异的外观。
理想地可以在具有金属壳体的手持电子设备中包括无线通信能 力。无线功能可用于下载或上传媒体文件,可用于发送和接收消息, 并且可以用于支持无线电话。
诸如不锈钢的金属壳体材料具有高电导率。这在设计天线时提出 了挑战。外部天线设计通常不易于使用并且可能给手持设备增加不希 望的大体积和杂乱。内部天线将会被高电导率壳体屏蔽,因此内部天 线设计通常在具有金属壳体的手持电子设备中不被认为是实用的。
因此,希望能够提供一种用于具有导电壳体的手持电子设备的满 意的天线。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按钮天线、包含按钮天线的手持电子设备、 以及用于使用按钮天线和手持电子设备的方法。
按钮天线可能具有由诸如塑料的绝缘材料形成的按钮元件。该按 钮元件可以往复进出手持电子设备壳体中的孔(例如,圆孔、插槽、 或者任何适合的孔)。手持设备的壳体可以由诸如不锈钢或其他金属 的高度导电性材料形成。按钮元件可具有谐振天线元件置于其中的内 部部分。手持设备的壳体可用于形成用于按钮天线的接地平面。
按钮天线可置于未展开位置,在该未展开位置处谐振元件至少部 分地凹置于所述手持设备的壳体内。在该位置,手持设备的壳体倾向 于电磁地屏蔽谐振元件。按钮元件可具有平顶面。当在未展开位置时, 所述按钮元件的平顶面可与手持电子设备的外表面齐平。
当用户希望使用按钮天线来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时,该按钮天线 置于展开位置中。在展开位置中,按钮元件的顶面和谐振元件突出过 手持设备的外表面。这使得谐振元件能够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
手持电子设备可包含用于通过按钮天线发送和接收射频无线信 号的射频收发机电路。传感器可用于感测按钮天线的位置。当按钮天 线处于展开位置时,射频收发机电路可置于活动状态,并可用于发送 和接收无线信号。当按钮天线处于未展开位置时,射频收发机电路可 置于非活动状态以减小功耗。
在未展开位置,按钮至少部分地凹置在手持电子设备的外壳内。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希望的话,射频收发机可以是至少部分功能性的 (例如,仅接收信号,仅发送信号,接收特定类型的信号,等等)。 如果希望的话,也可用中间按钮位置。在中间按钮位置中,收发机电 路和手持设备的其他电路可完全不激活,可部分地不激活,或者可保 持功能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属性以及各种优点将从附图以及以下对优选 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而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手持电子设备和手持电子设备可与之 无线交互的示例性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便携式电子设备。便携式电子设备可 以是小型便携式计算机,例如有时被称为超便携式设备的小型便携式 计算机。便携式设备还可以是稍微更小型的设备。更小型便携式设备 的示例包括腕表式设备、悬吊设备、头戴式耳机和听筒设备、以及其 他可佩戴微型设备。利用一种尤其适合的配置,便携式电子设备是手 持电子设备。本文中一般描述使用手持设备作为示例,尽管如果希望 的话,也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电子设备。
手持设备例如可以是蜂窝式电话、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媒体播放 器、手持计算机(有时也被称为个人数字助理)、远程控制器以及手 持游戏设备。本发明的手持设备也可以是组合多个传统设备的功能的 混合型设备。混合型手持设备的示例包括包含了媒体播放器功能的蜂 窝式电话,包含了无线通信能力的游戏设备,包含了游戏和电子邮件 功能的蜂窝式电话,以及用于接收电子邮件、支持移动电话呼叫、并 且支持网络浏览的手持设备。这些仅仅是示例性示例。设备可以是任 何适合的便携式或手持电子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苹果公司,未经苹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53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