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偶氮金属螯合色素以及光学记录介质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35487.5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7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照田尚;内田直幸;佐竹贤一;野田善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媒体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B45/00 | 分类号: | C09B45/00;G11B7/244;B41M5/26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香兰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偶氮 金属 色素 以及 光学 记录 介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射率较高的偶氮金属螯合色素以及将其用于记录层的光学记录介质,更详细的是,涉及适用于可高速记录的光学记录介质、或具有多层记录层的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层的偶氮金属螯合色素以及光学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计算机的高速化、硬盘容量的增大,可处理的数据的大小增加起来。为了应对此种情况,人们开发了作为大容量记录介质的DVD-R。作为用于DVD-R记录层的色素,提出了花青苷系、金属螯合系色素等各种物质。有很多被提出的光学记录介质中,使用了这些色素中耐光性、耐久性等记录特性优异的金属螯合色素(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
此外,最近伴随数据量的进一步增加,用于在光学记录介质(以下有时记做“磁盘”或“光盘”)上记录信息的记录速度的高速化正受到重视。例如,DVD-R的一般的记录速度为约3.5m/s(以下有时称作1X),但也有人提出了可进行相当于该速度的8倍的约28m/s(以下有时称作8X)的速度记录信息的光学记录介质(参照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3-26899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11-16612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0-30972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5-1203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课题
此种记录速度的高速化,人们要求具备更高的性能,要求可进行相当于1X的12倍的约42m/s(以下有时称作12X)、或相当于1X的16倍的约56m/s(以下有时称作16X)的速度记录信息的光学记录介质。但是,在以如此高速进行记录时,记录所使用的光的照射量(激光时的激光功率)会相对下降。因此,要求即使在较弱的激光功率下也能进行记录的色素。
另一方面,作为光学记录介质的高容量化的手段,提出了具备2层以上记录层的多层记录介质。单面具有多层记录层的光学记录介质的情况,用于记录·读取的光从单面入射,但在距离入射面较远位置的记录层,所照射的激光功率较低。因此,在多层记录介质中,也要求可在较弱激光功率下记录的色素。
但是,现状是尚未清楚充分满足上述要求的色素。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偶氮金属螯合色素以及使用该色素的光学记录介质,所述偶氮金属螯合色素可以适用于可进行12X或16X的高速记录的光学记录介质或具有2层以上记录层的多层记录介质的记录层。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以获得具有高灵敏度且高反射率特性的偶氮金属螯合色素为目标。具体地,发现:通过达成适于高速记录的偶氮金属螯合色素的偶氮配位基和金属的最佳化、吸收波长的长波长化、记录波长下的高折射率化,从而解决上述课题,完成了本发明。
这样,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偶氮金属螯合色素,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通式(1)所示的偶氮系色素化合物和Zn2+。
[化1]
(通式(1)中,R1为可取代的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或是可取代的环烷基。Y是用至少2个氟原子取代的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R2、R3、R4、R5及R6各自独立,是氢原子或是可取代的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R3和R4、R4和R5、R5和R6也可以互相结合成环。上述式(1)的化合物为了与Zn2+构成螯合色素而脱离质子。)
此外,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偶氮金属螯合色素,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通式(2)所示的偶氮系色素化合物和Zn2+。
[化2]
(通式(2)中,R11为可取代的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或是可取代的环烷基。R12为可取代的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R13~R18各自独立,表示氢原子或可取代的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上述式(2)的化合物为了与Zn2+构成螯合色素而脱离质子。)
此外,上述通式(2)所示的偶氮系色素化合物优选R12为直链或含支链的烷基、R13~R18各自独立,为氢原子或甲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媒体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媒体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54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