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季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5593.3 | 申请日: | 200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6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广濑邦彦;青山武嗣;后藤寿一;山本新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MT奥科高分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213/08 | 分类号: | C07C2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蒋 亭;苗 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烷基 氨基 甲基 丙烯酸酯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季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季盐(以下称为“DAM”)是阳离 子性聚合物的原料等,作为高分子凝聚剂、纸力增强剂、防静电剂以及土 壤改良剂等的制造原料被用于各种用途中。
DAM一般如下制造,即,使用水作为溶剂,在该溶剂的存在下供给 作为原料的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以下称为“Da”)和季盐 化剂(四元化剂,例如氯代甲烷等),一边除去反应热一边使之反应,从 而DAM以水溶液形态被制造出来。此外,作为制造DAM的方法,采用 使用一个反应器加入原料、在反应结束后抽出产品的间歇式(例如,专利 文献1和专利文献2等),或者供给原料的同时将反应器中的反应液连续抽 出的连续式(专利文献3)。
此外,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用喷射器向反应器供给季盐化剂,反应 液不会倒流到季盐化剂的供给配管中,进而季盐化剂向反应液的吹入变得 充分,季盐化剂在反应液中的溶解性提高,反应性优异(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特开平4-217649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平8-268985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3-342244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2004-1556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作为上述DAM原料的季盐化剂,氯代甲烷是常用的。使用氯代甲 烷作为季盐化剂时,由于与空气混合而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鸣气: 氯代甲烷的爆炸范围是10.7~17.4V/V%),因此在安全且稳定地制造 DAM方面,控制反应器中的气相部中的气体组成是非常主要的。
此外,在气相部中,氧浓度过低时DAM在反应器内聚合,只能得 到品质低的DAM,而氯代甲烷的浓度过低时由于季盐化反应变迟而发 生水解反应,因此产生水解的副产物即(甲基)丙烯酸(以下称为“AA”) 增加,DAM的产品价值降低等问题。
然而,对于反应器中的气相部中的气体组成迄今没有详细研究的报 道例。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反应器中的气相部中的气 体组成控制在规定范围,从而保持安全性并以高生产率制造高纯度的 DAM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 该反应器内的气相部中的氧浓度(以下标记为[O2])、氯代甲烷的浓度(以 下标记为[MC])、以及氧浓度与氯代甲烷浓度之比(以下标记为 [O2]/[MC])控制在规定范围来进行反应,就可以安全且以高生产率制 造高纯度的DAM。基于该见解进一步进行了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季盐的制 造方法。
项1.一种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季盐的制造方法,其是 通过向反应器供给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氯代甲烷和水来制 造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季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该反应 器内的气相部中的氧浓度([O2])控制在3~12体积%、氯代甲烷的浓度 ([MC])控制在22~80体积%、以及氧浓度与氯代甲烷浓度之比 ([O2]/[MC])控制在0.05~0.5来进行反应。
项2.如项1所述的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季盐的制造 方法,进一步将所述反应器内的气相部中的氧浓度相对于氧浓度与氮浓 度之和的比([O2]/([O2]+[N2]))控制在0.05~0.2来进行反应。
项3.如项1或2所述的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季盐的制 造方法,预先将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季盐水溶液加入所述反 应器后,向其中供给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氯代甲烷和水。
项4.如项1、2或3所述的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季盐的 制造方法,将反应中的所述反应液内的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 季盐的浓度([DAM])、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的浓度([Da]) 以及氯代甲烷的浓度([MC])之和维持在75~84重量%。
项5.如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二烷基氨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季 盐的制造方法,将反应中的所述反应液的温度维持在3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T奥科高分子株式会社,未经MT奥科高分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5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