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火花等离子体烧结(SPS)来连接耐火陶瓷部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80035756.8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6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阿勒芒;法比耶纳·奥迪贝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国原子能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C04B37/00 | 分类号: | C04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章社杲;张 英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火花 等离子体 烧结 sps 连接 耐火 陶瓷 部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火花等离子体烧结(SPS)来连接耐火陶瓷 部件(refractory ceramic parts)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可以通常定义为接合陶瓷(连接陶瓷, jointing ceramics),更具体地说耐火陶瓷的领域。
表达“耐火陶瓷”通常理解成是指具有的烧结温度高于1300℃ 的陶瓷。
由于它们的耐火特性和脆性特性,陶瓷是难以形成的材料。
当必须烧结高度耐火陶瓷如碳化物或氮化物时,目前的加工方 式是相对长时间和昂贵的。
通常难以用陶瓷、并且尤其是用耐火陶瓷来制造复杂形状的部 件。
因此经常优选由简单形状的陶瓷元件或部件制造结构,然后连 接这些元件以产生更复杂形状的最终结构。
由于在陶瓷如碳化硅的应用中使用的高温,例如大约1000℃ 和以上,因此排除了通过用有机产物的粘合来连接这些陶瓷。
此外,通过利用能量束(有或没有焊剂)进行焊接(TIG、电 子焊接或激光焊接)并涉及待连接部件的局部熔化来进行连接的常 规技术不能用于连接陶瓷。
这是因为,在局部加热期间,在可能开始熔化以前,热冲击将 导致陶瓷的突然破裂。
因此,固相扩散焊接、烧结连接、以及反应性铜焊是目前最常 用的用来生产耐火陶瓷接头的技术。
从它们的实施的观点来看,固相扩散焊接和烧结连接具有受到 限制的缺点。
对于固相扩散焊接,如果使用单轴压制,则部件的形状必须保 持简单,否则需要复杂的工艺装置(加工工具)和准备,包括:例 如,制造外壳,真空下防漏密封,热等静压以及外壳的最终机械加 工(如果使用HIP(热等静压))。
在烧结连接的情况下,相同的问题仍然存在(部件的形状、实 施的复杂性),此外需要控制插入待连接的两种材料之间的焊锡粉 的烧结。
这两种技术还需要使用支架(holds)、在高温下较长持续时间 的平稳状态(1至几小时),因为使用的程序涉及固态扩散;这些较 长的持续时间可以有利于耐火合金颗粒的扩大并使它们变脆。
反应性铜焊是一种便宜的、易于使用的技术,其目前是最常用 的。可以通过进行紧隙铜焊法(capillary brazing)来生产复杂形状 的部件,并且这些操作限于将焊剂放置在接头之间或接头附近并熔 化铜焊(braze)。
因此,目前,用于连接耐火陶瓷如SiC的最好的已知方法(工 艺)是Commissariat àl’Energie Atomique[Atomic Energy Commission]的称作“BRASIC”法的方法(工艺)。
该方法,尤其是描述在文献[1]、[2]、[3]以及[4]中,使得可以 通过耐火钎焊(铜焊)来连接耐火陶瓷部件,例如由碳化硅制成的 部件。
使待连接的部件与金属间铜焊和由部件形成的组合件(装配, assembly)接触,并在等于铜焊熔点的铜焊温度下加热铜焊以便形 成耐火接头。然而,这种方法(其已在工业规模上加以开发)具有 某些限制:
i)铜焊组合件的操作温度不能超过铜焊的熔点;
ii)铜焊相当于第二相,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证明对于该材料 的应用是不可接受的,并且可以,例如,引起铜焊的中子不相容性;
iii)铜焊的特性内在地相联于待铜焊材料的特性,即对于每种 待组装的陶瓷来说,必须开发新型的专用铜焊,其可以导致较长和 昂贵的开发期。
此外,火花等离子体烧结(SPS)技术是已知的。关于这种技 术的最初的专利申请[5]、[6]是由K.INOUE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 提交的。
但必须等待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SPS技术才享有实验突 然增加。
SPS是一种烧结技术,其在于同时将高强度的单轴压力和电流 脉冲施加于待致密化的大块样品或粉状样品,或施加于待连接部 件。
粉末或部件可以由金属、陶瓷或聚合物制成。
借助于由石墨制成的平板和活塞的组合件使得样品温度升高, 将粉末放置在石墨压片机内。由压片机、活塞以及平板组成的组合 件是在真空室中的单一组合件(sole assembly)以提高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未经法国原子能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57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入有泡沫拉伸构件的流体填充的囊
- 下一篇:多功能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