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作为香料的α,β-不饱和腈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780035786.9 申请日: 2007-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1516324A 公开(公告)日: 2009-08-26
发明(设计)人: T·格拉尼尔;A·盖拉德 申请(专利权)人: 吉万奥丹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8/40 分类号: A61K8/40;C07C255/07;C07C255/31;C11B9/00;A61Q13/00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宗华
地址: 瑞士*** 国省代码: 瑞士;CH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作为 香料 不饱和
【说明书】:

发明涉及短链的链-2-烯腈作为加香成分的用途,和包含所述短 链的链-2-烯腈的香精和香料。

在香料业中持续需要增强或改进气味香型的新化合物。

短链的链-2-烯腈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但是,尽我们所能了解的, 现有技术中完全没有记载其器官感觉性质或者这类化合物在香料领域 中的任何用途。

文献中描述的适用于香料领域的仅有的短链腈是3-丁烯腈和4-戊 烯腈,其分别具有类似洋葱的和刺鼻的类似芥末的气味香型(6th Int. Congr.Essent.Oils 1974,73,W.S.Brud et al.)。

令人惊讶地,本发明人发现某些短链的链-2-烯腈具有非常令人感 兴趣的青香、果香气味香型。

因此,本发明的方面之一涉及式(I)化合物或其混合物作为香料或 香精成分的用途,

其中R选自直链、支链C3-4烷基和C3-4环烷基,例如丙基、丙-2-基、 丁基、1-甲基丙-1-基、2-甲基丙-1-基和环丙基;且所述双键为E或Z 构型。

尽管(Z)-和(E)-异构体显示类似的嗅觉特征,但是(Z)-异构体的气 味阈值与其相应的(E)-异构体相比更高。因此,优选使用纯的(E)-异构 体。但是,也可以使用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优选使用通过合成容易 获得的富含(E)-异构体的混合物。

本文中的术语“富含”用于描述对于(E)-异构体而言异构体纯度 大于1∶1的本发明化合物。尤其优选的是异构体纯度为1.5∶1(E∶Z)的化 合物,更优选2∶1(E∶Z)或3∶1(E∶Z),最优选5∶1(E∶Z)或更大。

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含有一个立体中心,因而可以作为立体 异构体的混合物存在。它们可以作为立体异构体混合物使用,或者可 以被拆分为非对映异构和/或对映异构纯的形式。立体异构体的拆分给 这些化合物的制备和纯化增加了复杂性,因此仅仅出于经济原因优选 使用所述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混合物。但是,如果希望制备单个的立 体异构体,则可以根据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方法,例如制备性HPLC和 GC或立体选择性合成来实现。

特别的实施方案是选自下列的式(I)化合物作为香精或香料成分 的用途:己-2-烯腈、庚-2-烯腈、4-甲基己-2-烯腈、5-甲基己-2-烯腈、 4-甲基戊-2-烯腈和3-环丙基丙烯腈,所述化合物优选富含其(E)-异构 体。

式(I)化合物可以单独、作为其混合物或与基料结合使用。在此使 用的“基料”包括所有已知的增香剂分子,其选自宽范围的目前可获 得的天然产物和合成分子,例如精油、醇类、醛类和酮类、醚类和缩 醛类、酯类和内酯类、大环化合物类和杂环化合物类,和/或与一种或 多种在香料组合物中通常与增香剂结合使用的成分或赋形剂混合,所 述成分或赋形剂例如为载体材料及其他本领域通常使用的助剂,例如 溶剂如二丙二醇(DPG)、十四烷酸异丙酯(IPM)和柠檬酸三乙酯(TEC) 相混合。

下列清单包括已知增香剂分子的例子,其可以与本发明的化合物 混合:

-精油和提取物,例如树苔净油、罗勒油、果油如香柠檬油和橘 子油、香桃木油、玫瑰草油、广藿香油、橙叶油、茉莉油、玫瑰油、 檀香油、苦艾油、熏衣草油或依兰-依兰油;

-醇类,例如肉桂醇、顺式3-己烯醇、香茅醇、EbanolTM、丁子 香酚、法呢醇、香叶醇、Super MuguetTM、里哪醇、薄荷醇、橙花醇、 苯乙醇、玫瑰醇、SandaloreTM、萜品醇或TimberolTM

-醛类和酮类,例如茴香醛、α-戊基肉桂醛、GeorgywoodTM、羟 基香茅醛、Iso E2-甲基-3- 羟基-γ吡喃酮、甲基柏木酮、甲基紫罗兰酮、马鞭草烯酮或香草醛;

-醚类和缩醛类,例如AmbroxTM、香叶草基甲醚、氧化玫瑰或 SpirambreneTM

-酯类和内酯类,例如乙酸苄酯、乙酸柏木酯、γ-癸内酯、 γ-十一烷酸内酯或乙酸岩兰草酯。

-大环化合物类,例如黄葵内酯、十三烷二酸亚乙基酯或

-杂环化合物类,例如异丁基喹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万奥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万奥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57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