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洗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5817.0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7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B·奥兹于尔特;N·坎德米尔;M·多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塞里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7/30 | 分类号: | D06F37/3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严志军;曹 若 |
地址: | 土耳其伊*** | 国省代码: | 土耳其;T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能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根据运行程序,洗衣机在不同的周期需要对水加热。通常使用需 要大功率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加热水所消耗的能量平均占整个洗衣 过程耗能的75%。这也是减少能量消耗的研究最近集中在减少加热器 使用的能量上的原因。
美国专利申请第US4245488号的现有技术中描述了洗衣机中进 入的冷水是如何被电机控制电路中使用的半导体所散发的热量加热 的。热量不断地在电路和水循环泵之间交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生产一种洗衣机,该洗衣机中洗衣用水的温度将 通过利用电机电路的热量来提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设计的洗衣机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进 行了描述。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洗衣机利用驱动滚筒的电机产生的热量 来加热热转换装置中的冷水。这样加热的水在洗衣程序接下来的周期 中用作洗衣用水。研究表明电机温度在15分钟的旋转结束时达到25 摄氏度,在25分钟的旋转结束时达到30摄氏度。通过本发明,在热 转换装置中流动的水因此可以加热到25-30摄氏度。考虑到一些洗衣 程序是在30摄氏度实现的,因此如上述加热的水将意味着根本不需 要运行热交换器,或者以低得多的程度运行热交换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中,热交换器是与电机分离并不受电机限制 的装置,其静止地位于机体内的某处。热交换器和电机没有直接接触, 而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风扇经过人工输送转移到带风扇的热交换器 上。当洗衣程序运行时,热转换装置里面的水被加热,而洗衣机为需 要热水的后续周期做好了准备。很显然,连接到滚筒上的电机在其整 个行为过程中会振动;但是在本发明的应用中,热交换器中的管子不 接触电机,热量从一定距离处被转移。因此,电机和滚筒发出的振动 没有传递到这些装置,防止了它们被磨损和最终断裂。这种方法也避 免了将刚性装置安装在振动结构顶部带来的各种不便。本发明的应用 的另一个好处是它不需要对电机做任何变动。因此,本发明可以应用 到已有的电机和洗衣机上。
在本发明的应用中,风扇,电机以及热交换器可以以各种方式放 置,取决于风扇的规格(例如,它是径向的还是轴向的?它在哪个方 向前进?等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应用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经过电机的空气, 在电机和热交换器之间安装了引导装置。推荐在与空气流通相同的方 向上使用具有逐步增加的横截面积的棱形或锥形引导装置。因此,可 能使用表面积比电机表面积大的热交换器,而相同数量的水将可以被 更快地加热。
在发明的一个应用中,水通过泵在热交换器里循环。这可以是专 用泵,其具有的唯一功能是使热交换器里的水循环。但是也可以采用 洗衣机内已有的循环泵或真空泵。
在本发明的应用中使用的风扇和用来冷却电机的风扇是同一个 风扇。由于这种风扇是由电机出口轴驱动的,因此将不需要单独的风 扇电机。
附图说明
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而设计的洗衣机在附图中进行了图示,其 中:
图1为洗衣机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为洗衣机的另一个应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3为洗衣机的又一个应用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中所示的元件以编号如下:
1洗衣机
2进水口
3加热器
4泵
5机体
6热交换器
7散热片
8电机
9外桶
10风扇
11阀
12控制单元
13滚筒
14引导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洗衣机(1)包括:
-机体(5),
-机体(5)内的外桶(9),
-在外桶(9)内旋转的滚筒(13),要洗的衣服放在滚筒内,以及
-驱动滚筒(13)的电机(8)。
本发明的洗衣机(1)还配有热交换器(6),该热交换器(6)与电机(8) 进行热交换,并在较早周期提供洗衣程序的任何一个周期所必需的 水,并利用电机(8)产生的热量进行加热,热交换器(6)的一端连接到外 桶,用于在相关的周期将热水转移到外桶(9)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塞里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阿塞里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58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