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器用润滑油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5917.3 | 申请日: | 200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17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26 |
发明(设计)人: | 古贺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05/06;C10M105/18;C10M105/36;C10M105/38;C10M105/74;C10M107/02;C10M107/08;C10M133/06;C10M133/44;C10M137/02;C10M137/06;C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 娟;李平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 器用 润滑油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缓冲器用润滑油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提 高汽车缓冲器(减震器)中的密封/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汽车高速行驶 时的操纵稳定性、同时提高乘坐舒适性、而且钢/钢之间的摩擦系数的 增加少的缓冲器用润滑油组合物。
背景技术
汽车缓冲器用润滑油主要用于抑制震动,以使汽车发挥最适衰减 力、保持操纵稳定性。特别是最近,高速道路网完备,向来都在增加, 汽车高速行驶的比率增加。因此,对发挥高速行驶稳定性及危险回避 能力优异的性能的车的需求正在增加。但是,在日本的现行车中,在 100~200km/小时的速度下为了变换车道而断开手柄时,发生不稳定的 转动,出现车身的稳定性变差、或者回避危险所必需的回避距离长等 问题。
其原因与缓冲器中微小振幅时的油封与活塞杆或活塞带与汽缸 等滑动部分中的摩擦力的大小有关,但研究结果尚不明确。高速行驶 时,震动向轮胎、弹簧、缓冲器、车身移动,处于轻微震动状态。通 常,上述震动的冲程长度为0.4~2.0mm左右,重复速度为1.5~15.0Hz 左右。在这样的条件下缓冲器不易产生衰减力,所以无法充分发挥制 震作用。其结果,若油封与活塞杆或活塞带与汽缸等滑动部分开始滑 动的摩擦力小,则车身容易倾斜,使稳定性恶化。
因此,解决上述问题时,认为只要增大缓冲器用润滑油的油封与 活塞杆或活塞带与汽缸等滑动部分的摩擦力即可。但是,若单纯增大 摩擦力,则油封的磨耗引起漏油,导致活塞带与汽缸的磨耗增加或轴 承与杆的磨耗增加。因此,人们要求在不损及耐磨耗性的前提下提高 活塞杆与油封或活塞带与汽缸等滑动部分的摩擦力。
并且,根据经验,已知使用Bowden(バウンデン)式往复运动摩擦 试验机测定的特定的低速下的摩擦系数μL与特定的高速下的摩擦系数 μH之比μL/μH不足1时,乘坐舒适性良好。
作为汽车缓冲器用的优选的润滑油组合物,有人公开了:基于组 合物总重量,向润滑油基油中混合0.1~1.0%(重量)的二硫代磷酸二酯 的润滑油组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汽车缓冲器用润滑 油组合物,有人公开了下述组合物:基于组合物总重量,向润滑油基 油中混合0.05~0.3%(重量)(A)酸式磷酸单酯的胺盐、0.1~0.6%(重量) (B)多烯基琥珀酰亚胺和0.3~0.8%(重量)(C)酸式亚磷酸二酯的润滑油 组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上述润滑油组合物,虽然密封/钢之间的摩擦力大,但关于μ比则 未作规定。
并且,有人公开了一种缓冲器用液压油组合物,该组合物是向润 滑油基油中混合[1]选自(A)特定的脂肪族伯胺和(B)具有碳原子数为 8~30的烃基的琥珀酰亚胺中的至少一种含氮化合物和[2]选自(C)具有 碳原子数为3~10的支链烃基的磷酸酯类和(D)具有碳原子数为6~18的 (烷基)芳基的磷酸酯类中的至少一种含磷化合物而形成(例如参照专 利文献3)。上述磷化合物与含氮化合物的组合,由于磷化合物的稳定 化和低摩擦力化,是一直以来都在使用的技术,但该液压油组合物中, 关于提高摩擦力及优化μ比则丝毫没有言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556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4737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1943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上述状况下,提供一种提高汽车缓冲器(减 震器)中的密封/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汽车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 同时提高乘坐舒适性、而且钢/钢之间的摩擦系数的增加少的缓冲器用 润滑油组合物。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开发具有上述优选性质的缓冲器用润滑油组合 物,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特定的磷酸酯系化合物 和/或亚磷酸酯系化合物与特定的仲胺化合物组合并混合在基油中,能 够达到该目的。本发明基于上述发现而完成。
即,本发明提供下述(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5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