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大豆肽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和LDL胆固醇水平的产品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036884.4 | 申请日: | 200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22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阿尔弗雷多·弗洛里斯·加尔瓦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豆实验室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37/18 | 分类号: | A01N37/18;A61K3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 欣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大豆 降低 胆固醇 水平 ldl 产品 方法 | ||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2006年9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_______(以前 的美国专利申请第11/532,526号)的优先权,在此将其通过引用并入。本 申请还要求2007年7月1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__(以前的美 国专利申请第11/879,249号)的优先权,在此将其通过引用并入。
处于所有目的,在此将2006年9月16日提交的美国申请序列号 11/532,528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
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治疗个体胆固醇相关的状态的组合物和方法。更具 体来说,本发明涉及提供个体多种健康相关的益处的一类肽和含有它们 的组合物。更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含有大豆肽的新组合物、利用这些 组合物降低个体总胆固醇水平和LDL胆固醇水平的方法以及制备含有大 豆肽的组合物的方法。
发明背景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在美国是主要的健康问题,其死 亡率每年都超过一百万。风险因素包括抽烟和高血压,但CHD的主要风 险已涉及血浆胆固醇的升高。高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胆固醇水平有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 成并最终有利于血栓形成或心肌梗塞。因此,胆固醇水平的控制是减少 冠心病发生、死亡率和病态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的必要部分。
许多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饮食因素,比如食用了某些大豆蛋白,有 助于控制某些个体的胆固醇水平并减少CHD风险。一些流行病学的研究 表明,食用大豆食品与一些亚洲群体心血管病风险的降低有关(1)。最近, 对75,000名中国妇女的大规模3年队列研究已表明大豆食品摄取和冠心 病特别是非死亡心肌梗塞风险降低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2)。来自包括730 名研究志愿者的38个临床研究的荟萃分析(meta-analysis)表明,大豆蛋白 摄取与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9.3%、血清LDL胆固醇水平降低12.9%、血 清甘油三酯水平降低10.5%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水平非显著增加有关(3)。有关大豆蛋白的实验的临床结果已促使食 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允许对食品标记要 求健康保护权,该标记声称,25克大豆蛋白,作为低饱和脂和胆固醇含 量的每日饮食的一部分,可减少心脏病的风险。
可以有助于降胆固醇作用的大豆候选成分包括大豆蛋白和其非蛋白 成分皂角苷和异黄酮、染料木素和大豆甙元。不幸的是,大量的实验数 据表明,仍然不清楚这些成分中哪些成分提供降胆固醇作用。许多人推 测大豆异黄酮是减少动物的胆固醇的原因。事实上,许多研究已专注于 大豆异黄酮在减少动物(4-6)和人(7,8)的胆固醇水平中的作用。有趣的是, 这些和其他的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不提供任何降低胆固醇的作用。例 如,在一项研究中,当在缺乏大豆蛋白的情况下用富含异黄酮的大豆提 取物喂食食蟹猴时,该提取物并不能产生任何降低胆固醇的作用(9)。
在某些研究中,当将大豆蛋白简单地加入到动物的饮食中时,观察 到胆固醇显著降低(10)。对归因于异黄酮的可行的心脏保护作用机制的关 心(11-13),也调动了有关异黄酮在减少CHD风险中的作用的热情。已提 议皂角苷-一类结构多样性的三萜或甾类糖苷,是可能的负责降胆固醇 活性的大豆成分(14)。然而,没有令人信服的动物或人类研究以及可行的 作用机制表明,皂角苷是大的降胆固醇活性的原因。相同的情形还有7S 球蛋白,其是主要的大豆贮藏蛋白,已发现其可抑制小鼠的动脉粥样硬 化,但未表现出降胆固醇作用(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豆实验室公司,未经大豆实验室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0368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